東方日報A1:北上時代 香園圍人流如海 增口岸迫不及待
港深居民北上南下頻密,去年有8,191萬人次港人北上,今年勢再創新高,但本港陸路邊境口岸卻現「樽頸」,旅遊界議員姚柏良昨日表示,香園圍口岸周末及假日的出入境人次已達口岸設計容量的3倍,即逾9萬人次來回,嚴重超出負荷,旅遊巴團進團出非常擠迫。而快將啟用的新皇崗口岸車容量有限制,未能分流,促港府加快沙頭角口岸重建工作,據他所知,深圳方面已萬事俱備,但港方卻要今年才完成沙頭角口岸可行性研究,難解大量人流及車流壓力。
香園圍口岸近月頻現大量市民逼爆出境大堂的情況,當局去年6月已開始改建該管制站入境大堂的部分傳統櫃台,令入境大堂的e-道數目由14條增至18條,傳統櫃台亦由9個增至12個,但每逢周末及假日仍難免逼爆大堂。
姚柏良昨在立法會表示,每逢周末假日,本港主要口岸人流均創通關以來新高,新皇崗口岸預期明年啟用,有助擴大香港與深圳中部的往來的容量,但在香港與深圳的東部目前只有香園圍口岸,上址亦是首個人車直達的口岸,旅遊巴可直達口岸,自2023年啟用後很快飽和,現時口岸在周末及假日期間,每日均出入境逾9.1萬人次,達到設計容量的3倍,嚴重超出負荷。
他續指,香園圍口岸受旅行團歡迎,亦是對接鹽田區和整個粵東一帶的便利口岸,但受制於本身的設計,已難以進一步去擴容,雖然當局已做了相當多提升通關效率工作,但硬件已成定局,業界反映該口岸對旅行社團進團出也不是很好的設計,甚至一些通關體驗影響及削弱了旅客訪港的興趣。
業界本來期望新皇崗口岸落成能夠疏導團進團出比較擠迫的問題,但他們近期與運輸及物流局會面,發覺未來新皇崗口岸車容量亦有限,目前只考慮給專營巴士使用。為了分流香園圍口岸的需要及配合北都東部藍綠康樂旅遊生態圈的發展,沙頭角口岸重建工程已迫在眉睫。
然而,港府現時規劃沙頭角口岸可行性研究要到今年才完成,何時才能到立法會申請撥款落實興建呢?據他了解,深圳方面已萬事俱備,姚直言,希望政府加快口岸落實進度能提速提效,以便利旅行團可以團進團出,將新沙頭角口岸定位為本港旅遊樞紐的口岸,盡快紓解目前困境。
更多新聞,請瀏覽東方日報網頁:
http://orientaldaily.on.cc/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