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同二友:「幸福是靈感誕生的那一刻。」
十五年前,這兩位女生首次把原創歌曲放上YouTube,歌曲大意是鼓勵大家不要向命運妥協,只要努力撐過逆風時分,便能看到最壯麗的艷陽;十五年後,她們踏上叱咤台,手抱組合銅獎,說出「每人走過的所有路都不會白費,每一步也在引領」的這段話。
她們的第一首原創歌曲,剛好在十五年前的七月發佈;而十五年後的七月,她們正為新歌〈有你萬事屋〉努力宣傳。
這兩位女生,是芊彤與芊蕾,是雷同二友。
佔據一半人生的這回事 名為音樂
芊彤芊蕾自小接觸音樂,兒時學過鋼琴與管弦樂,芊彤更從中學已有寫歌習慣,把當時青春期的迷惘與眾多無法理清的感受,化作旋律與歌詞。大學時她找上芊蕾作和音,並把眾多原唱與翻唱歌曲放上YouTube,從此二人除了是姊妹,更是音樂道路上互相補足的好拍檔。雷同的音樂道路開展得很早,然而真正有覺悟要成為職業音樂人,要真正用音樂養活自己,卻只不過是數年前的事——
「我中學已經開始寫歌,一直都知自己好鍾意創作呢件事,但冇一個大目標想追求⋯⋯但我諗三、四年前開始,好似要突然加速前進,因為覺得時間好似唔係好多,有咩想做就盡快去做。」芊彤回想,就是從當時開始,想要真正把對音樂的熱情轉化成人生道路。她們隨後推出了〈路仍長〉這首自身也很喜歡的歌,想法漸漸從以前的「你鍾意就埋嚟聽」,慢慢演變成著緊得多的「大家需要聽到呢首歌!」。
出發點改變了,之後的結果也相應跟著改變。她們賣力做好宣傳工作,希望能夠把雷同的音樂帶到更多聽眾耳邊,帶至更大更廣的場合。終於,她們去年行勻了全港,幾乎無人不曉「一個人行街/想買就買」這句歌詞。
對音樂世界的重新認知
芊蕾回想,當初隨心所欲,不計成本地去創作與製作音樂,的確很容易從中感到快樂。只要眼見成品大功告成,順利印成CD,派上電台,都已經覺得「成就非凡」,當中的滿足感難以言喻。直至近年她們接觸到和音世界,相繼為林家謙、王菀之、拉闊音樂會擔任和音,才發覺天外有天——有種「現在才真正踏入音樂工業」的感覺。原來認真營運音樂事業,與出show過後的一頓歡樂慶功飯、一份數千元的報酬,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我哋重新認知咗呢件事,我哋嘅世界擴大咗,係唔係等於開心咗呢?其實未必。我哋得到嘅嘢係咪清晰咗?都未必。當我哋一路走,版圖越開越大,越嚟越理解世界嘅時候,我們要重新搵一條路,要重新思考、沉澱⋯⋯我哋應該要點樣繼續行落去。」
版圖擴大,要走的路變得更闊更廣,走著轉著,跑下碌下,難免偶然迷失,處處是慌。然而,當模糊掉的焦點再次對焦,自然能轉個景象,重新從音樂中拾獲幸福。「究竟我原本最想要嘅係啲咩?我覺得最開心嘅位係咩?就一定係我創作咗個作品出嚟,或者係我哋有想法碰撞、有想法誕生嘅嗰一刻。呢個係我覺得最快樂、最幸福嘅一刻。」芊彤如此道。
芊雷接著分享,當自己在台上專注唱歌,「有時都會俾自己嚇親」,她隨後笑著補充:「你會嚇親,然後有一種震撼,或者係因為嗰啲情感,係你平時冇機會喺浴室流露出嚟,但喺表演演繹上先有⋯⋯你會覺得自己情感真係好豐富,要喺嗰刻爆發出嚟。」對雷同而言,儘管身處的階段如何改變,音樂的神奇之處,仍然在於只要旋律一起,她們就能全情投入其中,把平日潛藏內心的感動、憤怒或哀傷,趁機舒緩一下,以及再度引領她們走至更新鮮的下一個目的地。
雷同二友的剛強與溫柔
今年元旦,雷同手抱獎項回到後台時,承諾過今年要出五首歌;來到2025年已過一半的今天,她們說承諾不變,新歌現正密鑼緊鼓地製作中。
雷同認為她們以前創作的歌曲其實頗為兩極,要不歡樂活潑,要不充滿愁緒,是兩個極端;至於今年推出的歌曲,她們希望能夠展現雷同的剛強與溫柔,並探索更多的音樂風格。以新推出的〈有你萬事屋〉為例,便是同時夾雜剛強與溫柔這兩種面向——
「我覺得喺屋企裡面,成日見到佢哋(父母)有剛強同溫柔嘅一面,生活好需要呢兩樣嘢並重。尤其係父母去養育兩個細路,佢哋工作嗰陣可能要好堅強,但面對我哋嘅時候,有時候都要展現溫柔嗰一面⋯⋯所以呢首歌其實都係講述緊點樣去維繫一個家。」
雖然芊彤與芊蕾是姊妹,但她們最近才發現從來沒有把「家人」這個主題放進創作,於是便希望以〈有你萬事屋〉這首歌,去講一個「雷同家」的相處故事:「今次講嘅嘢好簡單,可能係洗衫、摺被、煮飯,但其實呢啲微細嘅事,全部都係屋企人無微不至嘅照顧同支援,令我哋可以追尋自己嘅夢想,可以喺工作上全力去衝。呢首歌其實係以我們嘅方式去感謝佢哋。」
以往,雷同在社交媒體上也有不時分享與父母相處的趣事,這次更邀請到雷同爸媽一同拍攝MV及參與大合唱部分。芊彤形容這樣的嘗試似是與父母身分對調——從兒時由父母安排參加興趣班,到現時由她們鼓勵父母嘗試各種新奇事物。「佢哋玩得好開心,所以變咗我哋之間一個好好嘅經歷。佢哋又唱又跳,又要做演員,又要拍到三更半夜,試完呢個『明星生活』之後,爸爸話『我唔做啦,唔拍啦』,我覺得好得意。」
幸福也許很罕有
去年,雷同推出了〈說走就走〉這首歌,歌曲節奏輕快,聽著似是與她們一同愉快出遊,可是原來芊蕾每次唱到最後一段,都會被「幸福也許很罕有」這句歌詞惹哭:「因為覺得幸福好難,開心都唔易⋯⋯原來平時好多事咁辛苦,為嘅可能只係一個好簡單嘅時刻,可能係某一餐飯,某一個𣊬間。」芊雷認為,幸福其實是種五味雜陳的感覺,就如〈說走就走〉雖然承載著許多與家人去旅行的快樂回憶,但這份快樂,也是需要平日的辛勞來換取,是種很悲喜交加,很複雜的情感。
芊彤分享,近日常常為著「大事」擔憂,例如是「會有人認可自己的音樂嗎? 」或是「人生道路該如何前行?」,想著想著,才發現自己迷失在一堆大哉問裡,忘記感受每件可以帶來幸福的日常小事:「我要喺所有嘅小事裡面,去搵返我嘅幸福。可能你食到一串好好味嘅魚蛋,見到穿過樹木灑落嘅陽光,你去欣賞呢個美景⋯⋯幸福就係呢啲嘢去組成。」
作為一個人,要接受萬物皆有時序;而作為一位音樂人,芊彤亦相信一切高高低低都不過僅是過程,總會過去。談起幸福,芊彤想起〈白雲會告訴我〉這首使她平靜、安心的曲目,尤其當中一句「萬物有序/偶爾總會/碰上風浪/別驚慌」,聽著便似是再次提醒自己:「所有事情都一定會順利過渡」。
現在回望,當然是所有事情都經已過去;但回想那些曾經感到「過不去」的歲月,二人彷彿仍然猶有餘悸,一唱一和地訴說當時那段見不到盡頭的日子:「三、四年前有一段日子,而家諗起都覺得好慘(笑),可能咩都有嘗試做,但每個月都冇錢,我諗〈路徑〉都反映咗當時年輕人同我哋嘅苦況。」當時二人租了一個百多呎的鐵皮房作工作室,由於沒有窗,空氣極不流通,所以裝修時殘留的化學氣味始終不散。她們在鐵皮房做過一首又一首音樂,在這個不見天日的地方,嘗試創造自己想要的世界,但偏偏似是沒有希望、沒有迴響,「做完可能都冇人聽」。
現在事過境遷,她們笑說現時的工作室天花板雖然仍會時時甩石屎,可是終於有窗。總算一步步,走到更自在之地——「原來走到呢度,慢慢向好,但情緒仍然都會有唔同嘅高低起伏。無論去到邊個階段,你都會經歷相同嘅情緒,所以無論去到邊,你都要繼續搵,搵自己幸福嘅道路。」
▼Follow 18/22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1822hk/
Website: https://www.18-22.com.hk/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1822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