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民調:育兒貴住得細愁經濟 個人主義受限制
政府兩年前推出兩萬元新生嬰兒獎勵金計劃催谷生育,但去年全港新生人口較疫情前3年均減少約三成,獎勵金計劃成效備受質疑。立法會近日通過經修訂的「完善鼓勵生育政策」議員議案,促政府推出新招應對。「東方傳媒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受訪者直指,經濟壓力大、居住空間狹小等,是影響市民生育意欲的主要因素。受訪者認為政府推出兩萬元新生嬰兒獎勵金計劃對鼓勵生育成效不大,根本無法解決核心問題。
本港新生人口連年下降,已出現勞工短缺、教育縮班殺校等負面問題,政府在2023年10月推出兩萬元新生嬰兒獎勵金計劃催谷生育,截至今年6月底只批出48,984宗申請,涉款約9.79億元;單是今年上半年申領獎勵金的個案亦僅約1.9萬宗。而2024年全港新生人口亦只有36,700人,較疫情前3年即2017年至2019年每年平均約5.3萬人明顯少30.7%,另外亦較13年前新生嬰兒最多的一年,即2011年急挫逾六成,反映獎勵金欠缺谷生育誘因。
「東方傳媒民意調查」於上周以手機東網APP成功訪問331名18歲或以上市民,結果顯示,對於政府推出兩萬元新生嬰兒獎勵金計劃,48%形容對鼓勵生育幾乎無效,未能解決核心問題;29%直斥浪費資源;21%稱影響有限。
調查顯示,58%受訪者認為,決定不生育或少生育的最大原因,是經濟壓力大,養育子女成本高;21%認為是住屋成本高,居住空間狹小;11%指是個人價值觀,擔心影響個人自由或生活質素;6%稱缺乏足夠的社會支援;4%認為職場文化缺乏對育兒家庭的支持。
香港的居住環境如何影響生育意願,52%受訪者認為有極大影響,空間小壓抑生育動力;27%稱有一定影響,但非主要因素;16%認為影響不大,經濟壓力更重要。
調查亦顯示,34%感到職場對育兒家庭的完全不支持,直指職場壓力大不利生育;27%認為一般支持,仍有改善空間;24%稱支持不足,產假短且缺乏保障。出生率低對社會帶來不少影響,39%受訪者認為社福系統壓力增,加重養老負擔;33%指勞動人口減少,經濟增長放緩;15%擔心競爭力下降;10%指教育資源分配改變,面臨殺校。
調查指,35%受訪者認為,提供更多公共房屋或住屋補貼等政策或措施,最能鼓勵年輕家庭生育;34%希望增加子女免稅額或育兒津貼;13%認為應推廣家庭友善文化,改變對育兒的負面價值觀;10%希望擴展政府資助的託兒服務;8%冀延長產假及設立產後工作保障。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