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芋仙欠供140員工強積金涉30萬元 分店急縮至9間
本港「執笠潮」未見減退,不少過江龍亦難逃厄運。台灣人氣甜品店「鮮芋仙」在2019年風光登港,巔峰時期曾一度開設19間分店,近年卻接連關閉分店,短短數年間分店已急瀉至本月初僅餘9間。分店「縮水」並非單純的業務收縮,鮮芋仙近月更屢涉拖欠員工強積金供款,當中包括一度拖欠約140名員工的6月及7月強積金供款及附加費,涉款高達30萬元。
拖欠僱員強積金供款,素來被視為公司財務不穩甚至「執笠」的先兆,而鮮芋仙今次亦難逃魔咒。據了解,近期有不少鮮芋仙員工於網上大吐苦水,控訴公司未有為他們繳交強積金。積金局回覆東網查詢時證實,經調查後發現「鮮芋仙」未為4名員工繳交2024年10月至12月份約5,000元的強積金供款及附加費,局方已入稟小額錢債審裁處提出民事申索。
另外,鮮芋仙亦拖欠約140名員工就2025年6月份及7月份的強積金供款及附加費合共約30萬元。積金局跟進後,已為員工成功追回6月份的15萬元欠款及附加費。至於7月份約15萬元的供款及附加費,當局正繼續追討,並要求鮮芋仙立刻補交欠款。
事實上,鮮芋仙的經營問題並非始於今年,其財務危機早於2023年已現端倪,當時已出現零星欠租情況,踏入今年情況更變得嚴重。據了解,該品牌旗下多間分店以「One Fresh」或「Next Step」等不同有限公司名義經營,由今年1月至7月底已先後遭追租近570萬元,涉及多間舖位,其中至少7間已結業,接二連三的欠租及關店,其財務狀況已響起警號。
近年本港經濟不景,拖欠強積金供款的問題日趨嚴重,更並非鮮芋仙獨有問題。積金局行政總監鄭恩賜早前指出,拖欠供款情況近年有上升趨勢,尤以飲食、建造及零售業最為嚴重。鄭稱,局方在2023年已發出約37萬張拖欠供款通知書,至去年更升至40萬張。當中約四分之一在兩星期內補交,成功追回約1.9億元,但仍有約1,300萬元未能追回。
鄭又稱,為提高追討欠款成效,正研究調整現行附加費制度。現時無論拖欠多久,均須補交劃一5%附加費。鄭舉例指,局方考慮引入分層遞增機制,例如逾期一個月收取5%,逾期超過一個月或兩個月則提高至10%或更高,細節仍在研究中。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