劏房室溫高達40°C如坐監 鐵皮屋住戶:5分鐘出現手震心跳加速
社區組織協會今年5至7月期間,訪問334名劏房等不適切居所或過渡性房屋住戶;並在11個單位放置溫度計,記錄每日溫度。結果顯示72%受訪者擔心未來津貼及收入減少;68%受訪者擔心天氣炎熱水電費增加,造成經濟壓力。
至於劏房的溫度,社協指最近一周本港最高氣溫為攝氏36.5度,劏房溫度最高達攝氏40度。幾乎每天都較室外溫度高,較天文台錄得的氣溫高出1至7攝氏度。社協指由於天台、鐵皮屋被太陽直曬,有單位開了冷氣仍是高溫。
對於濫收水費的問題,社協指80.3%受訪者表示水電費用高;75.3%的租戶不知道租務條例內容;61%表示不知道水務署有規管濫收水電費。另外,有高達60%受訪者表示不會向政府舉報業主多收水電費,因為擔心被秋後算帳或「冇得住」,35%受訪者不知道求助途徑。
社協指受訪者的入息中位數傳遞於全港水平,近年租金和水電費水平上升,雖然租金佔入息中位數停止上升,但是仍然維持約45%的較高水平,又指政府推出簡樸房,但是改造單位費用可能「羊毛出在羊身上」,業主亦有可能提早迫遷租客。
調查結果顯示,75.3%受訪者促請政府「提供能源津貼」,70.3%希望重推「為低收人劏房住戶改善家居援助計劃」,亦有受訪者需要「增加社區客廳服務點」、「免費開放游泳池及避暑中心」;受訪者又期望政府採取手段解決水電費過高問題。
住在元朗鐵皮屋的「南女士」表示,關門關窗半小時後就開始「爆汗」,5分鐘後便出現手震、心跳加速之類的症狀。她指女兒將衣服剪開依然炎熱,整間屋都是汗酸味,希望政府可以補貼他們的水電費。
住在深水埗桂林街天台屋的女士表示,中午可達攝氏37.8度,家人每天需要洗澡3次、在家不穿衣服。她認為夏天水電用量大期望政府補貼,又指已經排了公屋6年。
住在桂林街「樓上」的方姐表示,天氣炎熱時電費可達1,000港元 ,因此現時不敢開冷氣,現時家裏會出現難聞氣味,「一起身成個頭都濕晒」。她已輪候公屋快將5年,期望能盡快上公屋。她認為劏房有很多老鼠,與坐牢差不多,只是較自由 。
有搬遷到過渡性房屋的女子表示,以往電費可達1,000港元,現在只是200多港元。她又指過渡性房屋「好舒服」,有空餘的資金讓子女參與課外活動。
社協相信簡樸房規定要有獨立水電錶,有助居民了解實際水電使用情況;規定要有窗戶及衞生情況,能讓居民有更加多機會開窗通風。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