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懸崖邊的學霸》:痛苦的孩子就是痛苦的孩子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更新於 2024年11月13日11:31 • 發布於 2024年11月08日06:00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文:吳曉樂

《懸崖邊的學霸》讀到一半,我去翻找幾年前《麥蒂為何而跑》的稿子,好訝異,竟已十幾萬瀏覽。我不禁猜想這十幾萬人之中,有多少正經歷著麥蒂曾經歷的折磨。麥蒂全名為麥迪森・哈勒瑞(Madison Holleran),就讀高中時,因田徑成績優異,獲得長春藤盟校賓州大學徵召,順利成為名校新鮮人。不久,麥蒂卻自高樓一躍而下。作者凱特・費根(Kate Fagan)取得麥蒂家人的信任,採訪麥蒂的親友,並受允許檢視麥蒂的電腦檔案。整本書剝開層層浮華表象,嘗試尋找顆那藏得極深的危險心靈。這本《懸崖邊的學霸》,作者珍妮佛・華萊士以六千多位父母填寫的問卷為基礎,她走進兩百多位受訪者的生活,貼近觀察這群基本上受過大學教育的白領階級,如何教養他們的下一代。而這些孩童是否如我們所料想得「養尊處優」?

首先我們得先釐清一件事,不是只有華人才迷戀懸粱刺骨的苦學風格,很多我們嚮往的已開發國家,也是逼孩子逼得很緊(但,不可諱言,我們的比例的確偏高)。藍佩嘉教授在《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一書指出了,隨著全球化,人才流動的速度與幅員遠高於從前,稍微有點資本的父母,無一不是殫精竭慮於發展家庭的「保安策略」(security strategy)。華萊士在二零二零進行親職教養調查,六千多名父母回填了問卷,結果顯示:73%父母都認為孩子進入聲譽卓著的大學與「日後獲得幸福」有關,同時,82%父母認為他人會將孩子學業的成就歸諸於父母(注意,是他人,而不是自己)。最後,87%的父母希望孩子的童年可以少點壓力。再怎麼遲鈍的人,都不難從上述的結果辨讀出某種矛盾:我們承認自己給孩子的童年製造了不少壓力,但我們也認為孩子不應該這麼有壓力。我聯想到《九品芝麻官》的經典台詞,「哎呀,我跳進來啦。怎樣?我又跳出去了」。承認吧,我們就是如此地立場反覆。華萊士介紹了另一個名詞「地位保護」(status safeguarding),這個特質刻在我們智人以及絕大多數動物的基因裡,無論生存、繁衍都依循著身份地位。說得簡單一些,當代的父母已經不求「青出於藍」了,只祈禱別「好竹出歹筍」,like father,like son更是祖上積德。

要怎麼在變化如此劇烈的時代,做到「有其父必有其子」呢?華萊士進一步分析,媽媽這個角色很重要,她要為孩子「肩負起大部分認知和情緒勞動」,而代價就是媽媽的職業生涯與薪資報酬受到懲罰。這也是2023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勞蒂亞・高汀(Claudia Goldin)的研究結果:男女薪資差距的拉大,發生在生養小孩之後。但,媽媽犧牲那麼多,就能給孩子換來最高的成就嗎?我很感激華萊士說了大實話——更常見的結果是,媽媽跟孩子都崩潰了。當我們仔細端詳那些不快樂的青少年,我們多半也能在他的身邊找到一位筋疲力盡的父母(多半是媽媽,但近年爸爸的比例也在增加)。有些人會質疑,為什麼我什麼都為他做了,他還是活得不快樂?華萊士透過一則則具體案例告訴你,也許答案就藏在問題裡:因為你什麼都為他做了,所以他不快樂。華萊士給密集教養敲下一記幽長的警鐘。我們越是認定教養是私人的事,我們就在創造人人自危的社會。我想起那句有些陳腔濫調(但很正確)的俗語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華萊士提醒,是時候在這個高度原子化的社會重新建立起社群。

每個章節,我們都可以看到,無論研究的是怎樣的領域,書中出現的學者不約而同都會提到「連結」的重要。我們越是感受得到「他人的幸福對我而言,是有意義的」,我們就越有可能從早掙脫讓我們焦慮不堪的弱肉強食法則。透過與他人建立深刻、長久的情誼,我們更接近的其實是自己。華萊士也鼓勵我們重新檢視自身價值觀,不然下一代的精神危機就是「上樑不正下樑歪」的誠實反映而已。當我們對年輕人說,「金錢(你可以替換成其他詞,像是成績,外表等等)不代表一切」,你自己就要做到。這非常困難。我得招認,我自己偶爾也會懷疑,我有做到我所宣稱的那些價值嗎?我常提醒年輕創作者要「認真生活」,但我自己卻常常被工作的苦海載浮載沉。萬幸的是,華萊士很務實,她點出過分追求卓越可能導致的負面影響,但她也分享許多重新修正路線的實例。我建議把書末的「本書討論問題」直接印出,放在醒目的位置,如同座右銘般時刻檢視自己對這些問題的反應。我從這本書學到,不要老是「只希望孩子快樂」,快樂沒那麼理所當然,有時日子就是這麼艱難,叫人「看開點」有時只會讓對方明白到你不是值得託付心事的對象。再說,就像辛曉琪唱的,有些領悟的確是帶有痛感的。如今的我更傾向跟青少年說,每一種情緒都很真實,是一個珍貴的提醒。所以,《腦筋急轉彎》是我近年最喜愛的作品之一。回到這本書的書名,我可以猜想有人會說,即使處在懸崖邊,但學霸就是學霸啊,怎麼沒人關心那些被家庭、學校放棄的孩子呢。書中引用的桑妮雅・盧塔(Suniya Luthar)說得好,「沒有人能把痛苦放在天平上比較——痛苦的孩子就是痛苦的孩子,而且他們都無從選擇自己的處境」。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松山機場等地傳跳電! 台電:新北捷運局挖損輸電線路釀電壓壓降

台視
02

長榮BR271掛「7700」緊急代碼!起飛「空中卸油」10秒Mayday對話流出

三立新聞網
03

10天2病患術後亡 高市網紅減重醫師遭勒令停業2個月

自由電子報
04

7月底熄燈!旅客到機場才知「航空公司倒了」:解鎖人生

三立新聞網
05

台灣人洗腎位居第1名 台大名醫揭真相:全世界沒有健康食品

壹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1

~♫♪⭐錦毛鼠♬🍁~🇹🇼
出社會之後最後悔的事情不是當年沒有好好念書,而是當年因為花太多時間在唸書上,而失去了體會人生的機會。
2024年11月17日03:00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童」心守護獨居阿公 華山急募到宅服務車續愛前行

台灣好新聞

羊咩咩與三鐵競賽成招牌 桃園市中興國小校長交接象徵地方教育持續深耕

觀傳媒

三峽新景點!長福橋改建工程 力拚明年完工

TVBS

8/23鬼門開!禁忌一次看 這幾件事千萬別做

EBC 東森新聞

一群人的善念延續 雲林志善環保行善協會成立 守護環境、關懷弱勢

觀傳媒

颱風「楊柳」將生成 氣象專家示警:恐走「這路徑」靠近台灣

民視新聞網

義消致力救災 獲頒獎勵金

中華日報

寶媽推嬰兒車搭捷運!「輾到路人的腳」遭瞪 怒開噴:又不嚴重

TVBS

玉井防疫總動員 玉井區公所啟動環境衛生消毒作業

中華日報

6億墊付轉賑災 適法性不足

中華日報

新颱風「楊柳」生成機會高!專家:父親節周末天氣曝光

民視新聞網

集氣!棕熊「小喬」疑腫瘤復發 北市動物園啟動安寧照護評估

CTWANT

跨黨派議員提案 明年度社區社團補助投入救災

中華日報

災後復工 經、財服務團進駐佳里

中華日報

三峽長福橋改建 明年7月竣工

中華日報

俗女養成記作者23日開講 市圖舉辦書香寶寶抓週趣

中華日報

女兒讀私小遇「嚴格」老師變得愛哭失眠,醫師媽果斷轉學:嚴格不是兇,尊重才是教育的起點!

媽媽寶寶

温貞菱、丁寧《倒數回擊》入圍亞洲影視內容大獎

青年日報

(有影片)/國道清潔工被撞好險!彰化醫院施微創手術重獲自由呼吸

觀傳媒

螢火蟲航太拿下NASA 新合約,執行 2029 年月球南極多探測器任務

科技新報

王義川嘲諷女性外貌挨批 民眾黨彰化黨部:停止嘲笑女性外貌

觀傳媒

東園少棒進軍美世界賽 蔣授旗

中華日報

協助風災重建 中醫師公會捐160萬

中華日報

彰化縣田尾鄉第二、三選區合併 明年地方選舉實施

觀傳媒

員林諾貝爾幼兒園舉辦第31屆畢典 劉美蘭園長感恩謝幕譜下完美休止符

觀傳媒

忠孝懷生公辦都更 上梁祈福

中華日報

看淡水煙火秀 搭大眾運輸超便捷

中華日報

書法學會拜會本報 宣傳南書盃

中華日報

高市學生世界青年會議放異彩

中華日報

漁村拚轉型 鱸魚創意料理驚艷

中華日報
影音

神秘女曝曾當金錢豹酒女「月收10萬」現靠回收度日

EBC 東森新聞影音

神秘女曝曾當金錢豹酒女「月收10萬」現靠回收度日

EBC 東森新聞

布袋戲創作徵件 總獎金65萬

中華日報

仁愛基金會攜手仁愛長庚醫院 父親節前夕關懷獨老送物資

台灣好新聞

OSAMU GOODS快閃店活動南美館二館登場

中華日報

阿里山封園重創觀光 業者叫苦

中華日報

「雄挺利」圓夢 特色船說 旗津媳婦烘焙海味麵包

中華日報

修復才兩年 三山國王廟漏水

中華日報

整修未全部完成 廟方盼集水槽與神房彩繪一併審議

中華日報

丹娜絲颱風重創臺南 議員林冠維要求市府爭取電桿地下化工程經費

中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