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半導體調查將出爐 何謂232調查重點一次看
(中央社華盛頓27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4月以國安名義發起232晶片產業調查,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今天宣布兩週內將公布調查結果。所謂232調查,是賦予美國總統以國家安全為由,對進口商品祭出關稅等貿易限制。
按經濟部國際貿易署的說明,所謂232調查,是依據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規定(Section 232 of the Trade Expansion Act of 1962),調查特定進口品是否影響美國國家安全。
232調查由美國商務部工業暨安全局(BIS)執行,若調查認定進口產品構成國安威脅,美國總統具有對相關產品進口採取調整措施的裁量權,包括提高關稅、設定配額或採取其他非貿易舉措。
華爾街日報指出,簡單來說232條款允許美國總統以國家安全為由,對進口商品施加貿易限制。近年來232條款被用於為輸美鋼鋁課關稅提供正當性。
商務部長需在程序啟動後270天內向總統提交報告,評估某項進口商品「進口數量或當前情況是否已構成威脅國家安全」,調查程序還須通知國防部長。
紐約時報指出,根據232措施祭出的關稅,目的在強化美國國內對重要產品的生產能力,確保國家在戰時或供應短缺時無須仰賴外國工廠。
跨國法律與商務諮詢機構偉凱法律事務所(White & Case)指出,川普政府似乎正採「雙軌關稅策略」。
一是依「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對來自多數國家的大部分產品課基準關稅/對等關稅,目的顯是藉由對方希望免除關稅作為談判籌碼,換取更有利的市場准入條件。二是依據貿易擴張法第232條,針對川普政府視為具戰略意義產業的進口品加徵關稅。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種關稅並不會重疊計算。凡被納入232條款課稅的產品,將免於再被課基準關稅/對等關稅。
自1月20日就任以來,川普已擴大對銷美鋼鋁的232條關稅,並重啟第一任內對進口乘用車、輕型卡車及特定汽車零件的232調查。目前進行中的232調查涵蓋的進口品包含:銅與銅製品、木材與木製品、半導體及半導體製造設備、藥品與原料、加工後的重要礦物與下游產品、卡車與卡車零件、商用飛機與噴射發動機及零件。
在7月中旬,川普政府宣布對無人機與多晶矽(polysilicon,製造半導體和太陽能電池關鍵物料)啟動232調查,則是最新的相關舉措。(譯者:陳亦偉)1140728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