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昌要台美關稅「保密協議」公開 他曝若真做「超慘下場」
政治中心/徐詩詠報導
在美國總統川普公布對台關稅為20%後,總統賴清德表示為暫時性關稅有望獲取更低數字,至於雙方台盼細節,賴清德強調台美雙方因有保密協定,在確認最終稅率前不得公布談判細節。對此,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日前受訪質疑黑箱,強調今(4)日將召集協商,要行政部門把提供美國簽的保密協議。對此,政治評論員張益贍台灣若真公布保密協議的可能風險。
針對台美雙方在關稅談判的保密協定,黃國昌質疑是誰與誰簽署?他進一步說:「在性質上是條約還是協定?為什麼沒有送到國會備查?不會連保密協議本身也保密吧?」黃國昌不諱言自己在今日9時會召集協商,要行政部門交出相關保密協定,除非說出保密範圍、程度為何。針對黃國昌主張,張益贍在臉書列出AI結果,直言:「黃國昌粉絲可能會說Chatgpt是美國AI,應該要去問Deepseek!」根據張益贍提供的截圖,面對「台灣國會立委黃國昌要求交出台美關稅保密協議,請問如果交出,美國政府川普政府會如何反應」問題,AI認為「如果台灣政府真的公開或交出台美之間的關稅談判保密協議,美國政府,尤其是川普領導下的政府極有可能會出現強烈反應」。
AI進一步列出若貿然公布的3大後果,首先點出「違反國際談判慣例」,提到保密協議(Confidentiality Agreement)是國與國之間談判中保護雙方敏感資訊的重要機制。若公開這些協議會「削弱美國談判信任基礎」,美國會質疑台灣是否是一個值得信賴的談判夥伴,更可能「影響未來談判或協議」,美國可能暫停或延遲與台灣的經貿談判,包括《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後續階段。其次,AI認為「川普政府特有的反應模式」,稱的外交風格以「交易導向」、「極具對抗性」聞名,若他掌權時台灣單方面公開保密內容,可能會「公開譴責台灣政府」指控破壞雙邊互信,並「以關稅或其他手段報復」,例如提高台灣某些輸美產品的關稅(例如電子或工具機類產品),最後恐「暫停或取消部分經濟合作」,例如貿易協商代表會談、科技合作等。
最後,AI指出屆時恐發生「對台灣內政與外交的雙重壓力」,首先對內在野黨可能會藉此抨擊政府外交失當;對外不僅美國,其他與台灣有經貿合作的國家也會重新審視與台灣的合作風險。AI總結風險,指出:「高度不建議公開,雖然立法委員有監督政府的權力,但外交事務中涉及國際信賴與安全承諾,若不慎處理,很容易演變成外交危機或經貿報復,尤其是在川普主政下,風險更高。」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