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關稅從25%降至15%!專家預計台灣關稅會落在「這區間」
美國宣布8月1日起原定對韓國徵收的25%關稅,經雙邊談判,最終將稅率調降至15%,與日、歐協議並列,成為近期亞太貿易政策重要突破之一。
作為交換,韓國將在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並採購價值10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產品。川普表示,韓國將對美國全面開放市場,包括汽車、卡車和農產品,美國則不對韓國商品課徵任何關稅。
韓國總統李在明,這次協議消除了出口環境的不確定性,還是為韓國對美出口創造有利條件。他強調,這筆3500億美元的基金將促進韓國企業進入美國的造船、半導體、二次電池、生物和能源市場;同時李在明也預計約兩週後訪美,與川普舉行雙邊會談並宣布具體投資計畫。
雖然關稅大幅調降,但反對黨仍批評政府讓步過多,尤其對汽車、農產品等市場開放仍存疑慮。韓國總統室政策室長金容範指出,汽車產品將納入15%關稅,下調後韓國在半導體、藥品出口方面不會處於不利地位。
圖片來源:canva
專家預計台灣關稅:已不可能比15%還低
看到日本、韓國的關稅紛紛調降,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指出,15%已是亞洲國家能爭取的最低關稅,日本都只能談到15%,台灣若希望降至15%以下是「不務實」。他預測台灣最終可能在20%至25%區間;如未盡快完成協商,將嚴重打擊台灣出口,尤其工具機產業因競爭力下滑最受衝擊。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也表示,若台灣要爭取15%低關稅,須付出「開放農產品及汽車市場」等重大代價,對本地產業如橡膠、油電及建材將造成衝擊,最終稅率落在15%-20%的機率較高。
圖片來源:canva
而總體經濟專家吳嘉隆澤樂觀認為,雖然台灣未在第一波名單中,但如果談判策略得宜,關稅仍有望壓到15%甚至10%。但這需換取美方關鍵讓步,否則落點可能仍高於日、韓。
延伸閱讀:
美中關稅大幅下調!對陸降至30%、對美降至10%,市場反應樂觀
川普向「外國電影課徵100%關稅」:好萊塢重創威脅美國安全!
顯示全部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