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孔機器人手術 不必再開四個洞
臺大醫院今天引進了全新的機器人手術系統,以往在外科手術上面使用的機器人系統,都是以多孔的方式為主,也就是在病患身上打四個孔,在體內創造一個立體的手術空間。不過新引進的手術機器人是單孔系統,也就是只要打一個洞,甚至不用製造傷口,就能做到一樣的事情。讓傷口更小、手術更精準。
「可以去做(手術)工作,甚至你可以縫合,你可以看到說,跟玩電動玩具一樣。」
三條機械手臂靈活彎曲,讓外科手術更精準,傷口更小,這台是單孔機器人手術系統,帶給智慧醫療不同的選擇。
臺大醫院院長 余忠仁:「機器人手術因為有四個手臂,它也是要四個洞,從身體不同的部位進去,在裡面創造出一個立體空間,方便他(醫師)去操作,但是單孔的一個機器人手術,就是將四個洞縮為一個洞,從這個洞裡面,他就可以放進,類似四隻手臂進去,一樣是一個立體空間的操作。」
過往機器人手術是以多孔系統為主,不過這套單孔設備,可以達到一樣的手術效果,卻造成更小的傷口。
臺大醫院癌中心分院副院長 吳曜銘:「進去之後,跟蛇行刁手一樣會轉彎,所以你可以看到說進去之後,這會轉彎,這會轉彎,這會轉彎,所以跟蛇行刁手一樣,你手術就有空間。」
臺大醫院耳鼻喉部主任 楊宗霖:「耳鼻喉頭頸來說,他是很好用的一個器械,因為過去來講,譬如說打很多洞,其實在頭頸部很難打很多洞,所以這就是為甚麼我們自己去,發展我們自己的系統,搭配這一套。」
但醫師也表示,單孔和多孔手術其實各有好壞,新技術並不會全面替代。
臺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 梁金銅:「有些手術,就是傷口分散,比較不會痛,可是你一旦單孔,另外也有它的缺點在,可能傷口,本來在下腹部,現在又要變成上腹部,可能那個疼痛的感覺,真的會比較改善嗎,這個也不一定,但是就美觀上面一定會差很多。」
以台大醫院為例,機器人手術的多孔系統涵蓋各個臨床領域,已經累積9千例個案。如今引進新的機器人,勢必會開啟微創手術,一個新的里程碑。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