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3大心理學建議,幫你穩定情緒、戰勝憂鬱,提升工作表現
學習情緒管理、覺察到情緒的存在,是維持職場身心健康的關鍵。每天起床、準備上班前,不要只是被代辦事項淹沒,問問自己心情如何?因為有情緒是很正常的。
情緒管理3大關鍵
1.刻意覺察,接納自己的情緒。
2.分辨情緒源頭是否可控,主動出擊。
3.健康溝通,表達內心真實感受與需求。
2020年知名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刊出美國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的研究,結果顯示,一般人每天腦中有 6,200 個念頭一閃而過!
台灣也有相關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上班族面臨工作影響情緒的壓力。覺察到情緒的存在,學習情緒管理,是維持職場身心健康的關鍵。
曾經針對「負面情緒如何影響公司經營」主題,進行長達20年研究的美國雷鳥全球管理學院教授克莉絲汀.皮爾森(Christine M. Pearson)表示,憤怒、恐懼、悲傷是職場中最常見的3種負面情緒。若未做好情緒管理,「負面情緒會減少員工投入工作中的精力和時間,降低績效標準,削弱忠誠度。」
相較於西方的個人主義,看重個人生活平衡,台灣社會習慣的東方集體主義思維,期待「最小化情緒、冷靜做事」的文化,普遍壓抑了作為「人」的內在需求。
甚至有些時候,還會外加上職業特性的束縛,例如空服員、醫生、護理師、客服人員等,都是最需要跟公眾接觸、卻不能顯露個人情緒的行業。
好心情給人動力往前,負面心情卻可能在缺乏有意識情緒管理的情況下,日積月累。例如主管在休假日傳訊息到群組指派工作、同事在會議中大聲指責你、客戶提出不合理的要求,都可能讓心情毀於一旦,延續一整天的低潮。
(你可能也有感:面對負面情緒大家常說「要轉念」,說得容易但到底該怎麼「轉」?你可以先從這件事開始)
情緒管理的重要性在於,很多時候我們活在當下,但是內心和思緒卻一直沉浸在對將來的擔憂、或過去事件造成的情緒中,造成工作效能不彰、對組織的認同感和信任下降。
心理博士特拉維斯.布拉德伯里(Dr. Travis Bradberry)曾表示,保持積極態度的訣竅,在於情緒管理,當你避免做一些事,就等於採取了積極的對應行動。
繼續閱讀全文👉🏻情緒管理3大心理學建議,幫你穩定情緒、戰勝憂鬱,提升工作表現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
「我真討厭看妳戀愛的樣子…」如果只想取悅對方,你的愛情不會因為犧牲而圓滿
在變動的時代裡,學習是讓你與頂尖保持距離最短的關鍵。立即填寫報名表,領取限量優惠券,30+熱門大師課最高現省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