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新會期報到 郭國文拔得頭籌
(中央社記者林敬殷、劉冠廷台北1日電)第11屆立法院第4會期今天上午8時開始報到,由民進黨立委郭國文拔得頭籌,7時未到便已在報到處外等候;隨後是國民黨立委林沛祥、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國民黨立委陳永康、林德福、民進黨立委蘇巧慧等人。
上會期法定會期5月31日結束後,立法院兩度通過民眾黨立法院黨團提出的延會案,從6月1日延到8月31日,使得立法院才在8月29日開完上會期最後一次院會,過了2天就迎接新會期,讓報到的氣氛不如以往熱絡。
搶到頭香的郭國文表示,他是按照平時開會登記委員會發言的時間到立法院,沒有特別提早。民進黨雖然執政,但在立法院是在野,面對執政的困境,民進黨要秉持在野的精神,比在野黨更認真。
約在上午7時20分到達立法院的林沛祥說,連續3個會期第2位報到,原因是基隆在6時30分開始就有可能塞車,他認為塞車是讓人困擾的事,因此都會提早出發到立法院。
由於新會期將擔任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林沛祥表示,會協助書記長、總召,盡快與黨團凝聚共識,與友黨協調共同提出對中華民國、民生有利的法案。
談到國民黨新會期的優先法案,林沛祥表示,目前有不少人主張包括公投綁大選修法、一般性補助款立法等,但尚未正式召開黨團大會確定未來走向,因此在沒有正式版本草案,現在就去決定哪些是優先法案,會稍微倉促、武斷一點;待召開黨團大會凝聚共識、與友黨協調,再向民眾報告會比較妥當。
被國民黨團視為重要法案的地方制度法,考慮刪除直轄市人口超過250萬人,才能增設第3位副市長的規定,被綠營抨擊是李四川條款。
有意參選新北市長的蘇巧慧說,這段時間以來,真要修法的話,就應該要把條文內容及配套,深思熟慮之後再來修法,才不會導致修法過後,產生許多問題,更不應該因人設事,至於這樣修法,地方制度法確實是重要的,如果不是為了個人,那會更好。
郭國文說,是不是民生法案,社會大眾的內心都有一把尺,像是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日前提案,要求國家公園不得裝設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看似民生法案,卻是典型的政治法案,反對綠能,把綠能污名化,更影響一般山友的需求,這種民生議題夾帶政治思維,其實會被看破。(編輯:張良知、蘇志宗)11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