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頓二度談台灣!學者:需正視新右派警告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前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先前以「台灣如何失去川普」為題投書,點出台灣執政黨與共和黨疏遠,對民進黨政府在國際情勢與美國政黨競合的判斷提出質疑,引發關注。惠頓12日又以「台灣該做什麼」為題投書媒體,以「長期支持台灣人士」的身份提出許多具體建議,包括加強國防、放寬槍枝管制,在不宣告獨立的情況下與中國徹底切割,將故宮文物歸還等等,重新定義台灣。旅美學者翁履中分析,為了台灣的長遠利益與安全,與其反擊,不如認真去了解共和黨新右派,並在川普政府當政的情況下,面對共和黨各派系要廣結善緣,在國際政治裡,朋友是累積出來的。
惠頓在最新一篇文章中提到,自己前一篇文章因對台灣政府左傾的批評,在台美引起了意想不到的關注,《台北時報》還發出了三篇文章特別批評他的說法,但沒有一篇針對他所指出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首先,惠頓從國防談起,這是任何國家政府的首要責任。台灣應該樹立清晰的「獨立自衛理念」,雖然台灣希望在戰爭或封鎖時獲得盟友援助,但原則應是如有必要,將用自身資源無限期戰鬥,效法以色列,呼籲台灣總統公開表達,台灣永遠不會要求美國總統派美國人為台灣犧牲生命。
惠頓主張應將軍事討論從「國防支出佔GDP比例」轉向「台灣與美國民眾能理解的實際戰力」。建議部署全球最先進的無人機為核心的軍隊,他的一位同僚指出,台灣的軍用無人機數量可能比美國還多。應該吸取烏克蘭戰爭經驗,結合高科技感測器、分散式網路與陸海無人機,主動向太平洋其他國家出售武器裝備,快速增強防禦力。
惠頓認為台灣必須建立獨立衛星通訊網路,用於和平時期與戰時的指揮控制,他也讚許,台灣不信任SpaceX及其執行長馬斯克是正確的,「一個在中國擁有汽車工廠的人誰會相信?」他認為,台灣有能力建立自己的軌道衛星星座,且成本已大幅下降,否則一旦海底電纜被毀,通訊只能依賴業餘無線電。
在戰略上他則提到民兵與縱深防禦,中國的入侵可能更像「敦克爾克逆轉」,數千艘中型船隻與飛機分批登陸。即使宣布台北等城市為「開放城市」,台灣也需準備全島作戰計劃。像黑熊軍團等愛國志工應被編入瑞士式民兵組織,接受正規訓練、武器與後勤支援,並放寬槍枝管制,允許合格民兵分散儲存武器。
惠頓同時也呼籲台灣主動挑戰美國國會是否真的夠真心支持台灣,催交軍售是最為直接的方式,川普喜歡外國大舉購買美國武器。向他提出一個他無法拒絕的條件。
在政治上,惠頓也呼籲台灣應與中國政治血脈切割,在不宣佈正式獨立的情況下,台灣應持續發展出一種獨立的身份認同,讓本國人民與外國人都能清楚理解。這種身份認同必然會有一些源自中國的根基,就如同美國的身份認同永遠會有一些源自英國的根基一樣。但任何政治上的血脈應該被切斷。他建議,台灣人應將立法院及台灣貨幣上的孫中山肖像移除。中正紀念堂應改造成一座紀念自1980年代以來真正推動臺灣民主化人士的博物館,而蔣中正的雕像則應遷往其他地點。
惠頓也呼籲將桃園機場改名為李登輝機場。應敦促「中華航空」與「中鋼」等台灣企業更改名稱。台灣應將在國共內戰期間從中國移走的藝術品送回中國。所有這些舉措將有助於消除外界對於台灣究竟是自身文化體系,還是一個事實上獨立並願意不惜一切代價維持現狀的國家的疑慮。就像西班牙征服者科特斯在1519年登陸墨西哥時焚毀船隻,以消除手下人返回西班牙的念頭一樣,台灣應在思想上與「中華民國」的概念徹底切割。
台灣應改變自身形象,從一個海島半導體工廠,轉型為更加全面的經濟自由與實力堡壘。對銀行與保險業進行全面改革與放鬆管制,將刺激國內成長並吸引外資。甚至認為台灣應歡迎中國資金,只要不導致投資企業的控制權落入對方手中,或涉及任何技術轉移。要更像新加坡或杜拜。金融實力與外國投資將讓各國政府與機構有理由勸阻中國發動攻擊。世界其他地區的自由人民將更傾向於挺身支持一個真正自由的象徵。
翁履中坦言,自己也沒有全盤認同惠頓的主張,但自己非常清楚,現在台灣執政黨的處理方式必須極度謹慎。因新右派的論述,不論台灣哪一個政黨,都很難完全接受,因為它的核心是「美國利益中心」。
翁履中表示,作為一名知識分子,誠懇呼籲執政者應當察納雅言,別讓台灣陷入更困難的處境。這一次如果要針對惠頓投書再次回應,請展現虛心態度,用智慧去斡旋,不需要與新右派硬碰,更不要用國內選舉的攻防邏輯去處理國際政治。虛心傾聽,審慎回應,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外交摩擦。
翁履中提到,也許還會有人質疑「為何要怕共和黨的一個小人物?」如果執政黨真的想硬起來,他也支持,畢竟美方許多要求實在不合理也不可行,但若要選擇強硬,就更應該誠實地向國人說明,台美之間目前的溝通障礙與摩擦,並讓大家做好準備,而不是讓台灣人民以為台美關係依舊良好!當台灣對川普政府說「不」時,可能面臨哪些現實壓力,以及台灣是否有能力承擔後果,這些都必須誠實以告!勇敢不是用嘴巴說,也不是在網路上喊,更不是只想著如何解決掉提出問題的人,而是必須有能承受衝擊的準備。
翁履中認為,惠頓的投書已經很清楚地告訴台灣,新右派認為台灣太軟弱、一直在玩假的。他們對台灣的「幫助」,就是認為必須用最直接的方式打醒台灣,因為在他們眼中,需要清醒的是台灣,不是美國。為了台灣的長遠利益與安全,與其反擊,不如認真去了解共和黨新右派,並在川普政府當政的情況下,面對共和黨各派系要廣結善緣,不要用政治思維認為所有建言者都是政治攻擊。因為在國際政治裡,朋友是累積出來的,而敵人往往是自己創造出來的。
顯示全部
留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