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年電子材料廠無預警停業 業者嘆:美關稅戰沒訂單+銀行收傘
台灣電子材料廠瑞昇金屬工業公司,是台灣主要的焊錫與電子溶劑製造商之一,沒想到近日無預警公告,因財務困難及銀行緊縮銀根,無力繼續營運,全面停止營業,消息震撼產業界。
這家老牌企業是否因為關稅問題而造成停業,還未經證實,但競爭對手昇貿(3305)被認為有轉單利多,13、14日盤中股價都強攻漲停,15日因獲利了結賣壓,收在88.2元、跌逾4.85%。
瑞昇金屬成立於1974年7月,資本額為2.5億元,因為有與日本技術合作,主要進行電子銲錫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包括電子級溶劑、有鉛及無鉛銲錫棒,錫球、錫粉、銲錫絲、銲錫膏,以及特殊合金、助銲劑、稀釋劑,甚至半導體相關材料,如磷銅球、無氧銅塊、封裝用環氧樹脂等,在桃園與中國天津設廠,產品銷往歐美、日本、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國家。
瑞昇金屬的官方網站曾在5月時提到,中國政府將推出經濟刺激措施,帶動鋼鐵、塑化、銅鎳等原物料需求,預期將迎來新一波漲價潮,且全球運輸成本上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川普關稅政策影響全球自由貿易流通,導致民生用品與原物料價格可能上漲20%。
5月21日時,也發聲明表示,該公司在台灣地區並無任何合作夥伴,亦未授權任何公司或個人代表本公司從事任何商業活動。如各界接獲自稱與本公司有合作關係之單位或個人所發出之訊息,均屬不實。
而最新的就是8月12日的停業公告,直言:「因財務困難,復經銀行緊縮銀根,已無力繼續營運」。
行政院長卓榮泰8月14日下午到台中市精密園區與業者座談,精密機械發展協會理事長張市育與會後跟記者表示,美國發動貿易戰是全球性的,面對新一波的供應鏈重組,業者「要能撐過兩季」,確實有金屬加工供應鏈「收攤不做了」,二、三代不接班,老董沒單,資金斷鏈乾脆收工。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