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SpaceX幾乎不繳美國政府聯邦所得稅!紐約時報揭露內幕
《紐約時報》審閱內部文件顯示,馬斯克的火箭與衛星網路公司 SpaceX 自成立以來,雖然高度依賴美國聯邦政府的數十億美元合約,但多年來可能幾乎未向聯邦政府繳納所得稅。甚至私下告訴投資者,SpaceX 未來可能永遠不需繳納。
文件指出,截至 2021 年底,SpaceX 正利用逾 50 億美元累計虧損,透過合法稅收優惠「淨經營虧損結轉」(Net Operating Loss carryforward,NOL)抵減未來應稅所得,減少或延遲繳納聯邦所得稅。
2017 年,川普在第一任期推動稅法改革,取消了 NOL 對公司到期失效的限制,使 SpaceX 約 30 億美元虧損可無限期抵扣未來盈利。
稅務專家指出,對一家高度依賴聯邦政府合約的公司而言,這種所得稅優惠規模驚人。
紐約大學法學教授 Gregg Polsky 表示,鑑於 SpaceX 長期累積的淨經營虧損,公司多年來幾乎未繳聯邦所得稅,即使近期實現盈利也不太可能真正繳稅。
儘管多家新聞社都曾通報 SpaceX 財務狀況的部分面向,但《紐約時報》此次審查的文件,包括橫跨 23 年的利潤表與資產負債表,進一步揭露了 SpaceX 的收入來源、投資者組成與稅務狀況。
文件顯示,SpaceX 多年來似乎繳過部分所得稅,但很可能不是繳給聯邦政府。某份文件稱,公司曾預計在 2021 年向外國政府繳納 48.3 萬美元所得稅、向美國各州繳納 7.8 萬美元所得稅。
另據單獨揭露,公司在 2020 年與 2021 年共支付 6,000 美元所得稅,但未說明該款項是繳納給聯邦、州還是地方政府。
SpaceX 高度依賴聯邦合約
SpaceX 與 NASA、五角大樓及其他政府機構密切合作,承擔國家安全與太空運輸任務。內部文件顯示,2020 年聯邦合約貢獻公司約 84% 營收。過去數年,SpaceX 也獲得數百項政府合約,包括向國際空間站運送貨物及偵察衛星等。
相較之下,大型科技企業雖利用類似稅收優惠,但仍每年繳納數十億美元聯邦所得稅。以微軟 (MSFT-US) 為例,上一財年繳納聯邦所得稅達 141 億美元。
SpaceX業務擴張與財務狀況
然而,即使業務蒸蒸日上,SpaceX 仍可使用此項稅收優惠。以某一企業獲利指標計算,SpaceX 去年來自核心業務的收益約 50 億美元,高於 2023 年的 26 億美元。
政府監督計畫組織(Project on Government Oversight)執行長 Danielle Brian 表示,這類稅收優惠歷來旨在鼓勵企業在艱難時期維持營運,因此 SpaceX 現在這樣使用它「有點怪」,因為「這項安排顯然不是為一家經營狀況如此良好的公司而設」。
馬斯克與 SpaceX 均未對報導進行評論。他一向強調公司在 NASA 及其他政府機構任務中的角色。
6 月,馬斯克就曾在社交媒體上表示,SpaceX 的商業太空收入明年將超過 NASA 的整個預算,顯示公司對政府合約的依賴與戰略價值。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