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實施強制社保 嚴重衝擊企業勞工一次看懂
(中央社記者廖文綺上海16日電)中國9月1日起將落實強制繳納社會保險制度,引起輿論譁然,中國繳納的社保比例遠高於已開發國家,將使微小企業的經營與低薪族群生計更加困難。為規避社保,未來可能大量出現「靈活就業」與兼職工作。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8月1日發布「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二)」,其中指出,雇主和員工之間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約定無效,勞動者以此為由解除勞動合約時,有權請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該解釋9月1日起實施。
陸媒財新報導指出,這項規定實際上不算是「新規」,而是對法律規則的細化和明確。中國最高法院民一庭副庭長吳景麗表示,「解釋二」中明確企業承擔支付經濟補償責任,可以倒逼企業為勞動者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效預防糾紛,促推社會治理。
然而,看似保障勞工權益、促進社保體系更加健全的「解釋二」,卻給中國廣大的微小企業以及許多薪水原本就不高的勞工帶來沉重負擔。
財新報導引述社保專家提醒,在當前經濟週期下行和就業市場低迷時,加強社保繳費規範難度不小。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聶日明也指出,中國社保繳費標準偏高,社保的廣泛覆蓋與高繳納標準無法兼得,「一刀切」恐會有難以預料的後果。
中國社保繳納比例 高於已開發國家
中國社保體系為「五險一金」,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與住房公積金。前三項為勞資雙方按比例分擔,後兩項由資方繳納。
金融時報中文網經濟主編、財經媒體人徐瑾撰文指出,企業如果全部繳納社保,比例約占稅前工資的30%至40%;個人繳費比例約10.5%至22.5%。企業和個人社保費率合計最低也是40%,最高可以超過60%,比例遠遠超過已開發國家;高福利的德國其比例大約為35%。
尤其是,社保繳納下限有可能比實際薪資還高。比如上海,社保必須按照「社保基數」人民幣7384元(約新台幣3萬876元)繳納。企業和個人合併大約需繳納2673元至2799元,可能比最低薪資2740元還要高。
小企業主與員工叫苦連天 生存成困難
在中國社群媒體上,無論是小企業主或是員工都叫苦連天。一名法學院畢業、在律師事務所工作的女生哭訴的影片在網路熱傳,她說,老闆表示她的社保要從她薪資中扣,原本2500元的薪資扣完1800元的社保,只剩700元,等於每天只賺31元,「我每天都在付費上班」、「真的要活不起了」。若不交社保,無法當實習律師,更無法取得律師證成為執業律師。
從公司角度,小紅書上有一名小老闆發文表示,以他公司員工為例,按比例繳納社保,沒有全額繳納,但一名員工的社保也要2000多元,員工負擔400至500元,公司負擔1400至1600元。他說,現在小微企業幾乎都是苦苦掙扎,「大量的小微企業是無法承擔這個成本的」,預計市場將會湧入大量勞動力。目前該文章已刪除。
強制社保實施後 企業恐採靈活就業規避社保
前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副教授唐涯主持的財經媒體「香帥的金融江湖」發文指出,部分沒有與企業簽訂勞動合約,屬於「勞務關係」者,是被排除在法律規定之外的。相關群體包括:退休人員、靈活就業人群(如外送員、快遞員、網約車司機)、兼職人群(日均工時少於4小時者、勞務派遣)、全日制實習生。
近期,麥當勞、北京環球影城等「招募退休人員」引起網上熱議。輿論指出,9月1日以後,靈活就業人數將會增加,兼職工作與企業間相互借調的「共享員工」大量出現,甚至原本的全職工作,可能被拆分成由三個兼職輪班,以規避社保。(編輯:楊昇儒)1140816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