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曬乳SPF係數是騙人的?皮膚專家破解產品沒告訴你的5大真相
天氣越來越熱,一到中午烈日高照,不只曬紅了肌膚、曬黑了膚色,更可能引發曬傷、曬老、皮膚缺水與老化問題加劇的情形。想要預防老化、維持膚色透亮感,「防曬」是日常保養的基礎功。不過你真的有挑對防曬乳嗎?防曬乳背後的成分、用量,以及防曬係數指標,你又明白多少呢?這次有請生技與醫美保養品成分科學專家、現任台灣保養品牌「寵愛之名」副董事長兼研發長——周傑,為我們解析市售防曬乳沒告訴你的5大真相。
延伸閱讀 : 2025開架防曬推薦!7款300元以下高CP值推薦:防水抗汗、不黏膩
防曬乳真相1:產品實際防曬係數可能比標示更高
近幾年消費者對於產品成分越來越重視,且對產品背後的標籤與資訊敘述更具敏銳度,這使得品牌更加重視成分的標示與添加比例。尤其對於防曬乳而言,常視防曬係數「SPF、PA數值」為銷售指標,數字的高低真的值得信賴嗎?專家表示,事實上台灣由於食藥署(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法規嚴格,規定防曬乳的標榜係數不得超過SPF50。這也讓多數國外品牌得保守地調整產品包裝與標示,即便原配方具備更高防護力,進入台灣市場後也只能標示為SPF50/PA++++。
Raymond Petrik@pexels
對此,許多消費者容易產生「防護力不足」的誤解,認為係數越高越好。但其實SPF50已足以應付日常紫外線強度,若正確補擦、防曬觀念完善,即使在戶外活動或高強度曝曬的情境下,也能提供良好防護。專家也提醒,係數值的高低雖然在防曬目的上是越高越好,但建議依自身膚質與生活習慣挑選。通常數值越高,產品的觸感也可能更油膩、厚重或黏稠,反而降低使用意願,造成反效果。
延伸閱讀 : 【妝同學上課6】理膚寶水防曬年銷千萬條!5優勢稱霸日本百貨通路
防曬乳真相2:預防UVA、UVB同樣重要
多數人可能知道防曬是為了預防紫外線傷害,但進一步解析,紫外線又分為UVA與UVB兩種,且各自對肌膚造成的問題不同!專家解釋,簡單來說:UVA讓你變老變黑,UVB讓你曬紅曬傷。「UVA」會造成暗沉與老化,直達真皮層,導致皺紋、鬆弛、斑點;「UVB」則主要造成曬紅、脫皮,傷害表皮層。因此兩者的防護皆很重要,挑選防曬品時應認明具備UVA+UVB雙重防禦力,才能真正抵禦肌膚傷害。
防曬乳真相3:物理性防曬也有缺點!
Photo By: Kaboompics.com@pexels
民眾對於「成分真實性與安全性」的關注度提升,也帶起防曬市場「溫和保養」的趨勢。其中,「物理性防曬」更被視為溫和且高穩定性的品項之一。但物理性防曬真的完全沒有缺點嗎?專家指出,物理性防曬的優點在於溫和、即擦即有效;相對地,它也存在潛在缺點。常見物理性防曬成分如二氧化鈦(Titanium Dioxide)、氧化鋅(Zinc Oxide),使用時肌膚感受較悶熱、厚重,容易產生泛白現象,且對UVA的防護力較低。建議依照日常生活需求與肌膚屬性交互使用,才能達到全方位防禦效果。
延伸閱讀 : 敏感肌防曬怎麼挑?2025開架醫美品牌TOP7效果、溫和性評比
防曬乳真相4:油肌避免致痘要挑對劑型
Feyza Yıldırım@pexels
部分民眾害怕使用防曬產品的原因在於防曬乳厚重、容易引發痘痘與粉刺。其實,根據不同膚況,挑選正確的劑型與產品也能化解這類問題。專家依照敏感肌膚、油性肌膚、乾性熟齡肌膚不同膚質建議如下:
【敏感肌】:留意產品成分,除避免易導致刺激的防腐劑、酒精外,其他易導致過敏的成分,例如:維他命A類物質(如視黃醇)、水楊酸或香茅、檸檬草、薄荷等植物提取物,這些成分也建議儘量避免。
【油肌/混合肌】:建議選用水包油劑型質地清爽、較不易致痘。
【乾肌/熟齡肌】:建議選用添加保濕與抗老成分的防曬乳。
防曬乳真相5:每次使用量至少5元硬幣大小才有效
Kindel Media@pexels
除了選對成分與產品類型,防曬的使用方式與用量也會直接影響實際防護效果!專家強調,不只晴天、就連陰天也應該擦防曬。每次使用量應超過一個5元硬幣大小,並於出門在外時每3~4小時補擦一次。若無法全面補擦,至少T字部位與容易曬傷的顴骨區域也務必加強,否則防曬力將大打折扣。
2025南韓最美女演員Top10!宋慧喬、金智媛、秀智、蔡秀彬持續霸榜,Jisoo竟跌出榜外?
植物性才安心?春夏溫和「美白精華」7款:品木宣言、倩碧專為敏感肌打造
加入Bella儂儂 LINE好友,接收流行時尚新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