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開放式ETF元年來了!一次帶你看懂:何謂主動式ETF、多資產ETF?
到底什麼是主動式ETF與被動式多資產 ETF?跟過去的ETF有何不同?你又該如何選擇?這篇一次說清楚。
別再以為ETF只能被動追指數!現在,它也能靈活選股、動態調整資產配置,甚至同時擁抱股票與債券。2025年,台灣正式迎來「主動式ETF元年」。
為了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金管會宣布開放兩大新型ETF:
主動式ETF:由經理人主動選股,設定操作策略。
被動式多資產ETF:追蹤的指數可同時納入股票與債券,實現資產配置多元化。
這不僅賦予投信更多產品設計空間,也讓投資人擁有更具策略彈性的配置選擇。
傳統 vs 主動式ETF:有什麼不一樣?
ETF,全名為指數股票型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是一種像股票一樣可以在市場中買賣的基金。因為具備費用低、交易便利、資訊透明等特性,深受投資人歡迎。
目前台灣的ETF市場總規模為亞洲第三,其中債券型ETF更高居亞洲第一。
傳統ETF多屬「被動式」,如追蹤台灣50指數(0050)、S&P500指數,基金經理人不主動調整投資組合。然而,當市場劇烈變動時,這樣的方式可能錯失布局良機。以關稅波動為例,若能主動汰弱留強、提前布局受惠個股,更能掌握修正與反彈機會。
相對的,主動式ETF可由基金經理人根據市場情勢與投資策略,隨時調整配置。對想追求超額報酬、掌握市場變化的投資人而言,是一項具潛力的工具。
主動式ETF有哪些優勢?
資訊透明:與同樣由經理人操盤的共同基金不同,主動式ETF每個營業日都會在投信公司網站公開實際投資組合,與現行被動式ETF相同。
靈活操作:主動式ETF投資組合不強制要求須有績效指標,更具策略彈性。
不過,也要提醒:主動式ETF雖提供靈活應對的機會,但表現好壞仍高度仰賴經理人的判斷與執行力,並非一定能超越大盤……
繼續閱讀全文👉🏻 2025開放式ETF元年來了!一次帶你看懂:何謂主動式ETF、多資產ETF?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
年收462萬卻免繳稅!62歲退休夫婦「四大關鍵」聰明退稅11萬
經濟評論家父親在人生最後給兒子的忠告:理財只要做好「這3點」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