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狂刷潭子山區邊坡二度崩塌 楊瓊瓔勘災促速復建整治
台中市潭子區新田里龍興巷一處山區邊坡,因連日豪雨猛烈沖刷,導致土石鬆動二度崩塌,不僅中斷交通,也危及用路人與在地居民安全。立委楊瓊瓔今(4)日上午緊急會同市議員賴朝國前往現場會勘,要求市府加速推動復建工程,全面提升邊坡穩定性,並納入自然復育與防落石設施,盼盡快恢復通行、確保民眾安全。
楊瓊瓔、賴朝國一早趕抵龍興巷現場,只見六層樓高的邊坡大面積坍塌,將近20公尺土石裸露,泥濘覆蓋整條道路,令人怵目驚心。由於土壤含水量趨於飽和,土石與植生層明顯鬆動,為防止再度崩塌,市府建設局已緊急拉設封鎖線,全面封閉道路,禁止車輛與行人通行,以確保民眾安全。
潭子區長劉汶軒說明,該處邊坡土壤含水量高,長時間累積降雨已使土石達到飽和狀態,上週首次崩塌後,雖緊急搶修,但考量連日降雨未歇,未敢貿然開放通行。沒想到昨(3)日晚間再度發生土石滑落,現已列為高度警戒區。
當地里長吳政潭指出,龍興巷山區約有40戶、逾百位居民居住,崩塌導致主幹道封閉,不得不繞行北屯,單程通勤時間拉長至少三、四十分鐘。市議員賴朝國也說,龍興巷不僅是居民的交通要道,更是假日登山客頻繁出入的重要路線,遊覽車絡繹不絕,道路中斷直接衝擊地方觀光與農產運輸。
楊瓊瓔表示,該段邊坡地勢陡峭,兩年前坡地曾進行噴漿穩固工程,面對當前極端氣候、豪雨頻繁,原有工法已無法負荷,邊坡已出現明顯的向源侵蝕(從坡腳向上破壞)現象,應全面檢討整治策略,確保長久穩固。
楊瓊瓔建議,現行噴漿工程僅為短期應急措施,長遠來看,建議應推動修坡整形,加上加勁格框護坡及防落石護欄,強化整體防災韌性。不僅要攔阻崩塌土石,更要導入生態工法,讓裸露邊坡恢復穩定,同時重現生機盎然的綠意景觀,達到安全與環境並重的治理效果。
市府建設局也派員前往會勘,強調該處原本已有護坡設計,但本次雨量遠超過原設計負荷。目前機具已駐守待命,持續進行土石清理,針對災後復建將納入加勁格框護坡、導水及防落石護欄等工項,力拚儘速動工,恢復安全通行。
更多新聞推薦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