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投書】紅極一時的酸菜魚為何熄火?揭開餐飲短線風潮的隱憂

食力 foodNEXT

發布於 11小時前 • 食力FoodNEXT

讀者投稿=黃瑞彬(自由撰稿人)

台灣近年出現許多以酸菜魚為主題的店家,在2024年高峰時全台品牌就高達20多家,然而近日卻傳出許多知名店家陸續收攤,人潮迅速退燒的情形,本文希望回顧酸菜魚在台灣的發展脈絡,並探討其未來可能的市場轉向。

酸香與辛辣的平衡:重慶酸菜魚

酸菜魚是源自中國大陸重慶的一道知名菜色,重慶江湖菜的一個代表作品,主要材料是草魚、酸菜、泡辣椒、花椒、泡薑、泡蘿蔔,其製作方式是先將新鮮草魚切片洗淨,以輔料醃製,再將酸菜切塊後佐以泡椒、泡薑、泡蘿蔔等炒香,接著再以魚骨熬出高湯,最後將魚片煮熟即可完成。整體而言,並不是一道做法複雜的菜,但各家口味之所以差異顯著,往往取決於辛香料的品質與酸辣比例的拿捏,辛香料主要透過油來發揮出香味,其重酸辣的基礎更多來自重油的效果。

市場飽和下,大陸酸菜魚產業的興衰軌跡

自1990年代起酸菜魚即在中國大陸掀起熱潮,隨之而來的是餐飲業者的大量展店,知名的「太二酸菜魚」即是一例,全盛時期酸菜魚品牌數量之多令人歎為觀止。然而在供應過剩與市場飽和下,近年已有超過一萬家酸菜魚店關閉,顯示該產業正面臨所謂的「中年危機」,如利潤下滑、同質競爭等問題層出不窮,為了因為快速展店的需求,過度的使用預製菜、冷凍魚肉品質下降等問題也引起消費者的反感,最終不免的走入衰退之中。

酸菜魚風潮在台灣又能撐多久?

台灣第一間開的知名酸菜魚品牌應屬「刁民酸菜魚」,此品牌率先引進重慶風味後迅速打開市場,從此台灣開始了酸菜魚風潮,且形態各有不同,始祖店的刁民主打大碗酸菜魚,其他不同品牌則發展出酸菜魚火鍋、個人酸菜魚等經營模式,以滿足市場上不同型態的客人。不過短短數年後,市場已傳出「倒閉潮」,部分品牌甚至營運不到半年即黯然退場。這不禁讓人聯想起當年的「蛋塔效應」,代表一哄而上的創業潮,最終以集體退場告終。

在這波倒閉潮中,似乎只有始祖品牌刁民酸菜魚顯得相對穩健。一方面因為其創始店的品牌聲量,形成了某種寡佔優勢,再者其展店位置主要在黃金商圈中,亦有利於其客源與發展,然而大量酸菜魚店家的倒閉,卻暗示著台灣流行飲食文化中的一些警訊。

台灣酸菜魚市場退燒的3大關鍵因素

酸菜魚在台灣市場中面臨衰退,主要可歸因於以下3點:

1、口味差異

台灣人所喜愛的口味,與中國大陸的口味實有不同。作為一道重慶江湖菜,口味強調重酸重油重辣,並不適合作為日常飲食,自然無法成為多數台灣人可長期消費的食品,若改良成清淡口味,又會失去原本特色,導致市場侷限於小眾族群。

2、盲目展店

除了當年蛋塔產業的快速展店,最終導致產業崩潰外,亦有其他產品發生類似情況,如雷神巧克力、義美厚奶茶、清玉「黃金比例」等,都是台灣飲食產業排隊、盲從與業者一窩蜂投資的結果,這種「愈買不到愈想要」、「不吃就跟不上流行」的想法,助長了產業了大幅波動。

3、複購動機較弱

以酸菜魚為主打商品的店家,雖然初期新鮮感強烈,但產品結構較為單一,難以變化,在當今經濟快速變動的台灣社會中,單一食品很難建立起商品的黏著力。

美食無國界,更是飲食文化的跨界交流

台灣自從1949年兩岸分治之後,就有許多大陸美食傳入,過去各樣的傳統中菜琳瑯滿目,到如今部分小吃如煎餅果子、肉夾饃,以及梅花糕等,都在這個激烈的飲食市場中創造出一片天。雖然兩岸政治上有難以撼動的對立,但美食作為最基層的文化交流,實最不應受到政治干擾。

台灣的許多小吃近年來也在大陸逐漸成長茁壯,如小火鍋、滷肉飯、大腸包小腸等等,成績斐然。美食仍是一項台灣可以自信輸出的文化資產。持續深耕餐飲文化,不僅能拓展內需市場,更是兩岸溝通與文化對話的重要平台。

而此次台灣酸菜魚的事件中,較少發現與兩岸關係衝突有所關聯,因此民眾得以更客觀理性的方式來討論,也給這項商品有一個不畸形的發展環境,當飲食回歸口味本身,才更有機會激發市場的活力與共鳴,此為其發展契機。

做的久也做得穩,酸菜魚產業的三條路

面對市場轉型與消費者口味變遷,酸菜魚業者或許可思考以下3條路:

1、堅守口味、聚焦單品:維持既有風格,以提高品質的方式來穩定既有市場。

2、轉型中式合菜餐廳:將酸菜魚納入合菜菜色,使其成為家庭聚餐的一道招牌菜。

3、改良為火鍋業態:台灣人火鍋消費力驚人,利用酸菜湯底,搭配各式肉品,切入火鍋市場尋求新客群。

無論走向何方,唯有在創新中堅守品質,品牌才能走得長遠。近年大陸食品業出現預製菜的問題,預製菜雖然可以減少成本的波動,使品質均一化,並且解決餐飲業長期缺工的問題,然而菜餚口感、新鮮度與食品添加物的爭議與質疑始終揮之不去,筆者認為,預製菜不是洪水猛獸,但對酸菜魚這樣講求湯底鮮味與魚肉質地的產品而言,新鮮度與食材把關仍是關鍵,湯底或許能夠有統一化的流程,但魚肉的新鮮度依舊是這項產品的靈魂所在。

紅得快,不如活得久

酸菜魚現象提醒我們,在面對一項新興餐飲風潮時,應保持冷靜、理性,避免陷入「短線熱潮」與「從眾盲點」。餐飲業者亦應謹慎評估市場需求與展店策略,以穩健腳步走得長久,而非淪為一時的爆紅後話題消失。唯有如此,台灣的美食產業才能真正穩定成長、走出自己的文化價值。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酸菜魚在台灣怎麼掀起流行?從聲量正負評價看如何持續保持熱潮
爆紅3年、營收破10億!刁民酸菜魚用哪3大成長策略打造排隊美食品牌?
從沙鍋魚頭到酸菜魚 台灣魚料理如何游向品牌新藍海?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豪雨轟炸中南部

受低壓帶與西南風影響,雲嘉南地區昨晚起雨量持續飆升,週五前都不能掉以輕心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台南史上最慘暑假!將軍吼、芒果節延期取消 山區觀光等嘸人

CTWANT
02

台南阿堂鹹粥也遭淹!市區暴雨驚見「噴泉」

自由電子報
03

16測站雨量破千毫米!中南部「紫到發黑」 網驚呆:第一次看到這顏色

三立新聞網
04

南台灣豪雨狂炸!台南清晨宣布停班停課

LINE TODAY
05

捲不倫風波! 馮明珠留任原職 與高醫大副院長失之交臂

自由電子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1

應興
台灣流行一窩風,集體陣亡,早晚的事!
3小時前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讀外語系沒前途?全場揭殘酷現實:除非雙主修或有其它專長

CTWANT

台南清晨強降雨多處積淹水 黃偉哲視察永康 仁德 啟動應變機制

中華日報

中年男每晚小腿抽筋竟是「尿毒症」 醫:腎臟已壞

TVBS

大雷雨再來! 台南又淹一片 阿堂鹹粥也成受災戶

TVBS

鄧愷威重返大聯盟!先發對決大都會 上演「亞洲對決」

鏡週刊

因應低壓帶及西南風影響 南市54座抽水站啟動抽水

台灣好新聞

暴雨不斷!台東台9線407K路面崩塌 工人急丟消波塊搶救

民視新聞網

師鐸獎得主蘇詠晴開創「金門學」素養課程(圖)

中央通訊社

師鐸獎得主董怡君首創博物館探究課程(圖)

中央通訊社

有需要即刻關懷! 高市啟運民生物資穿越風雨送暖山城

新頭殼

西南風增強天氣不穩定 嚴防豪大雨

台灣好新聞

首創博物館探究課程 南一中董怡君獲師鐸獎

中央通訊社

大豪雨警示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布停班停課縣市新增臺南市

青年日報

台南暴雨積水 國1仁德交流道、麻豆交流道封閉

太報

買家電趁現在!桃園電器空調影音大展開跑 汰舊換新最高補助5千元

桃園電子報

唐獎執行長陳振川訪日頂尖學府 交流防災科技

中央通訊社

雨區擴大!氣象署發布12縣市豪、大雨特報

自由電子報

雨區北擴!氣象署發布豪雨特報 這三地注意「大豪雨」

民視新聞網

國立水里商工新、卸任校長交接 充滿溫馨感恩氣氛

台灣好新聞

台南豪雨成災 多處積淹水封橋封路

自由電子報

加入好友免費下載!可愛的小傢伙限時領取中

LINE STICKER

雷神不睡覺! 閃亮光電難入眠 高雄夜晚風雨雷電交加

EBC 東森新聞

白鹿颱風將生成!今起「降雨另一高峰」連降3天

EBC 東森新聞

開南中學迎來師鐸獎校長!劉美慧盼打造國際化創夢基地

CTWANT

LINE照片過期 打不開怎麼辦?神人曝2招秒解

EBC 東森新聞

8月毒蛇咬傷高峰期來臨 疾管署示警牢記「五要五不」原則

CTWANT

桃園小小市長體驗營吸3千人報名 張善政鼓勵孩子從中建立未來志向

桃園電子報

【情報快遞】百富X鼎泰豐攜手演繹有溫度的極緻工藝

Sponsored

「致災性降雨」連炸中南部3天!專家曝關鍵變天日

民視新聞網

副刊/踩在落葉堆上

桃園電子報

大豪雨來襲 台南市8/2停止上班上課

台灣好新聞

放假與否大轉彎 暴雨侵襲 市府6:30宣布0802停班停課

中華日報

12縣市豪雨特報!大雷雨範圍曝 台南安定累積雨量破3百毫米

CTWANT

台南永康時雨量破百毫米!居民叫苦:「崑山水上樂園」又開張

自由電子報

LINE照片過期打不開 達人教「1招破解」救回超實用

TVBS

中暑不只是沒防曬 醫籲避免「5大NG飲食習慣」:多喝常溫水

聯合新聞網

屏東山區超大豪雨 台南、高雄山區留意大豪雨

中央通訊社

西南風持續影響!12縣市豪雨狂炸 多地發布淹水警戒

EBC 東森新聞

清涼一夏 親子同樂! 打造夢幻消暑回憶

信傳媒

雨還沒下完!未來3天「1地」雨量上看1000毫米 網傻:要發霉了

三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