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少追劇一集!增血清素竟能控制糖尿病 醫曝病情「大腦才是幕後黑手」

聯合新聞網

更新於 09月07日06:19 • 發布於 09月07日03:01

全台糖尿病患超過200萬人,很多人聽到「糖尿病」,腦中第一個反應就是「血糖太高」,所以就拚命少吃甜、少吃澱粉,甚至有人為了血糖每天量到焦慮。但最新醫學研究發現,糖尿病的起頭,不只是在血液裡,而是早早就發生在大腦。當大腦裡的神經傳導物質出現亂流時,情緒、食慾、壓力反應、記憶力,通通都會被牽動,最後才讓血糖失控。

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治醫師張家銘在臉書說,很多人以為血糖升高才是糖尿病的警訊,但研究發現,在前糖尿病階段,大腦就開始偷偷變調。多巴胺和血清素變少,平常吃東西時,會覺得怎麼吃都不滿足,情緒也比較容易低落;正腎上腺素過度活化,遇到壓力時身體就拚命把糖分釋放出來,血糖跟著飆高。

雖然,神經傳導物質GABA(γ-氨基丁酸)一開始還會補充,維持大腦平衡,但很快也會失衡;麩胺酸(glutamate)太多,更可能傷到腦細胞和胰島細胞,造成發炎和記憶力下降。

簡單說,糖尿病不只是「血糖病」,而是一場「大腦先走歪」的過程。張家銘說,為降低糖尿病發生的機會,生活上的關鍵不是只有飲食,而是要從大腦開始調整。多巴胺不足時,別用零食填補快感。去散步、聽音樂、跟朋友聊天、完成一件小任務,這些都能自然讓大腦分泌多巴胺。當大腦得到健康的獎賞,就不會老是想靠甜食來提神。

而血清素和陽光、睡眠很有關。每天早上出門曬個10分鐘的太陽,晚上固定時間上床,不要再跟自己說「再追一集就好」,這些小習慣可以幫助血清素回穩,心情會安定,食慾也更容易被控制,以降低糖尿病發生或惡化的機會

另,壓力是正腎上腺素的加速器,壓力大的人血糖常常忽高忽低。深呼吸、冥想、泡澡、甚至靜靜喝一杯茶,都能讓交感神經放鬆。請記得,放鬆不是浪費時間,而是身體在修補自己。

GABA是讓身體靜下來的訊號。多吃一點發酵食物,像優格、泡菜、納豆,再搭配慢呼吸或靜坐,腸道菌群和大腦的連線就能幫助GABA分泌,胰島細胞也會比較穩定。

至於麩胺酸,提醒我們少碰加工食品和含糖飲料。換成深色蔬菜、莓果、綠茶,這些天然的抗氧化食物,能減少大腦和胰島細胞受到的「毒性壓力」。

張家銘指出,糖尿病其實要從腦說起,因為糖尿病的病程,比我們想像得更早開始。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衡,往往在血糖指數異常之前就出現了。這也代表,若能在生活中早點行動,我們真的有機會走在病之前。

張家銘提醒,日常生活就是最好的藥。規律作息、管理壓力、養好腸道、適量運動,這些每一個選擇,看起來很小,卻都在一點一滴修復我們的大腦與代謝。

糖尿病不是單純的血糖問題,而是一個「大腦帶頭失衡」的故事。當腦部的訊號亂掉,我們的食慾、情緒、壓力、記憶力,全都會失控,最後才表現在血糖上。所以防治糖尿病,不只是盯著血糖機的數字,而是每天都要幫助大腦回到平衡。

即時新聞不漏接,點我加入聯合新聞網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豆花熱量很低?「配料大魔王」竟是它 一匙就230大卡

健康2.0
02

女大生狂滑手機!頸椎退化「如60歲老人」 醫揭連鎖效應:比想像恐怖

CTWANT
03

60歲女上班就咳嗽、胸悶!一照肺部「全是白色滿天星」 醫立即勸:換工作

姊妹淘
04

學蔡依林早睡,卻半夜醒來?研究證實「這時段」睡更好

康健雜誌
05

45歲的她,成功從65kg減到52kg:碳水「5多吃、5少吃」的實用做法

姊妹淘
06

就想吃「地雷早餐」!醫師教解套...3調整就可放縱

中天電視台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