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以青年為核心 打造友善學習與成長環境
記者吳典叡/臺北報導
教育部今(28)日在行政院會中進行「政府支持相伴-支持每段學習的成長 守護學生、青年灌溉夢想」報告,教育部指出,政府持續推動以青年為核心的政策,秉持「投資青年,就是投資國家未來」的理念,積極打造友善的學習與成長環境。
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中,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副署長諶亦聰說明「政府支持相伴-支持每段學習的成長 守護學生、青年灌溉夢想」報告內容。諶亦聰表示,為減輕青年學子就學與生活壓力,推動多項措施,包括「拉近公私立大專校院學雜費差距」政策,私立大學生每年最高可減免學雜費3.5萬元,114上半年受益人次即達34萬人次,公私立大學的經濟弱勢學生更可搭配補助達5.5萬元,受惠人次也達2.5萬人次;而就學貸款也放寬申貸門檻並納入養育子女做為級距,擴大在學期間利息全免的範圍,學生家庭年所得在120萬元以下均可申貸,有97%貸款學生約15萬人在學期間免利息,確保青年能專心學業、減輕經濟壓力。
同時,自民國113年起實施「大專校院學生住宿補貼」方案,計有44.9萬人次、114上半年計有24.3萬人次在學校住宿的學生獲得補助,由學校統一由住宿費扣減,一般生每學期補貼5000元,經濟弱勢生補貼7000元,並持續推動「新宿舍運動」,目前已陸續新建或整修43校54棟宿舍,改善居住品質。此外,推動「博士生獎學金補助計畫」,每生每月可獲4萬元補助,114年補助2443名博士生,支持青年投入高階研究與產業發展。
在師資培育方面,教育部推出「穩定師資支持方案」。自113年8月1日起,教育實習獎助金提升為每月1萬元,每年約5500 名實習學生受惠。另自114年8月1日起,師資培育公費生待遇亦全面調升,專業成長費每學期提高至5000元,生活津貼每月提升至1萬元,每年約有1000名公費生受惠。展現政府大規模投資教育人才,提升師資生在師資培育階段的經濟支持,厚植未來教育能量,穩定我國師資來源。
諶亦聰表示,行政院也於113年11月核定「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自114年起分4年編列百億元經費,以拓展國際鏈結交流、青年帶動百工百業創新成長、引領青年多元創意行動為推動重點,對象為15至30歲青年。第一梯次共計4480人次報名,錄取704人。第二梯次共計4397人次報名,已先錄取663人,並陸續完成再輔導者審查事宜後,再通知錄取結果。
諶亦聰說,為鼓勵我優秀學子申請出國留學、研修或實習,教育部配合國家發展所需,114年公費留學考試特於「五大信賴產業」對應領域,包括電資及工程學群增加40個錄取名額;另為鼓勵經濟文化不利學生出國留學,更於公費留學考試及留學獎學金甄試倍增名額至30名,並調增公費生年支生活費額度。此外,114年學海計畫也增加預算,倍增弱勢優秀學生研修名額至160名,支持出國累積國際經驗,擴增國際視野。
諶亦聰強調,未來,政府將持續透過政策創新,支持青年教育及夢想,成為青年最堅實的後盾,陪伴青年在學習與發展的道路上勇敢前行,讓下一代在關懷中茁壯,為社會注入源源不絕的希望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