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亂、好煩躁又睡不好?中醫揭「黃體素不足」4大成因有關,教妳從生活養回平衡
荷爾蒙平衡是女性健康的重要基石,當發現月經周期縮短、變得不規律,經前症候群的不舒服比以前嚴重,排卵功能不佳、不易受孕,或是懷孕初期胚胎不穩、出血甚至是流產,就可能要留意是否和「黃體素不足」有關!
中西醫專家婦科觀點:陳曉萱醫師&愛群生殖中心吳劭穎院長
黃體素不足有哪些症狀?對月經、懷孕有什麼影響?
卵巢內的濾泡排出卵子後會形成黃體、分泌黃體素。黃體素能穩定子宮內膜,抑制子宮收縮和排斥作用,有利於胚胎著床發育,若沒有懷孕,黃體逐漸退化,黃體素濃度降低,子宮內膜就會崩落形成月經,迎來下次月經週期。
因此當女生的黃體素不足,經常對月經造成影響,例如:月經不規則,非經期出血,月經週期縮短,出現胸部脹、頭痛、身體浮腫等經前症候群加重,也會影響到情緒及睡眠,並可能發生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瘤等狀況。
若是處於備孕階段,黃體素不足可能會影響子宮內膜的穩定程度,進而影響胚胎著床的成功與否;若是懷孕了,可能會出血、胚胎不穩,甚至流產。由於造成黃體素不足的原因很多,視原因的不同,也可能和免疫不孕有關聯。
值得注意的是,黃體素不足的荷爾蒙不平衡狀態,也可能和子宮內膜癌有一定程度的相關,女生一定要重視月經,並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做好保養。
年齡、生活習慣都入列!黃體素不足的4大常見原因
1.卵巢功能退化:年紀增長,體質老化,使得卵子的品質不佳,也會造成黃體數量較少,分泌的黃體素就比較不足。
2.排卵功能不良:若還年輕,但體重增加太多、代謝不順、多囊性卵巢等因素,都會使排卵過程出現障礙,進而影響黃體的形成及黃體素的分泌。
3.內分泌的問題:甲狀腺功能低下也會影響黃體素等荷爾蒙的分泌。
4.生活習慣影響:飲酒過量、缺乏運動、長期熬夜、壓力過大等,也都會影響黃體素的分泌,進而影響女性健康。
黃體素不足吃什麼?多喝豆漿、吃保健食品有用嗎?
想要改善黃體素不足的狀況,我會建議,先釐清造成黃體素不足的原因,再針對個別狀況,調整飲食習慣、補充所需的營養素,才能真正達到平衡荷爾蒙的效果。而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也會先區分證型再調理體質。
舉例來說,卵巢早衰造成的黃體素不足,可以多吃養肝血、滋腎的食物;而過度肥胖、代謝問題、多囊性卵巢造成的黃體素不足,則會以補氣、化瘀、養肝血、去痰濕為主,讓代謝正常,排卵功能正常,黃體素分泌也會正常。
一般而言,平時要吃對的油脂,例如橄欖油,而不是造成身體負擔、影響排卵的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同時要避免吃甜食。也可諮詢醫師或營養師,是否有需要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鎂、鋅、維生素B6、精胺酸等營養素。
除了飲食之外,規律運動也很重要,運動可以促進全身循環、新陳代謝,也能順帶消耗熱量、改善肥胖,提高卵子品質,讓排卵更順利。另一方面,抽菸、喝酒、熬夜都是重創卵巢功能、卵子品質的頭號殺手,絕對要避免!
養孕專家中醫院長 陳曉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