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塑膠公約談判 減塑條文遭刪除
減少塑膠汙染,首部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塑膠公約」,最後一輪談判預定在14號落幕,但主席最新的文本草案中,眾所矚目的第6條「塑膠減產」,卻遭整條刪除,也就是公約不會限制塑膠生產,也不會規定塑膠製品中,可使用的化學品,多國代表表示不能接受,談判恐再度陷入僵局。
滿坑滿谷的塑膠垃圾,怎麼清也清不完。奈及利亞大城 拉哥斯,是全球塑膠汙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每天有超過2500噸的塑膠垃圾,等待清理。
垃圾清理公司共同創辦人 阿洛柯薇:「我想說 塑料汙染無處不在,尤其是一次性塑膠,1個人平均使用12分鐘之後就會丟棄,所以 想像一下,我們全球 甚至全國的人口規模,如果每個人都使用一次性塑膠,你可以想像這將造成多大的汙染。」
為了解決塑膠汙染問題,為期10天的「全球塑膠公約」大會,將於今天落幕,但新版條約草案中,眾所矚目的第6條「塑膠減產」,卻遭整條刪除,也就是公約不會限制塑膠生產,也不會規定塑膠製品中,可使用的化學品。引發各國激烈反彈。
丹麥環境部長 霍尼克:「老實說,我們需要一大突破,。」
巴拿馬氣候特使 戈麥斯:「我們來這裡是為了達成1項,能夠終結塑膠汙染的協議,而不僅僅是達成協議就好。」
主席最新的文本草案出爐,哥倫比亞代表直言「完全不能接受」,巴拿馬代表更怒批,這份草案「是一種屈服,不是勝利」,無法作為談判基礎,也不能讓子孫後代,承受這麼軟弱的條約。
綠色和平代表團團長 福布斯:「我們現在齊聚日內瓦,即將進入全球塑膠條約談判的最後階段,一切都岌岌可危,我們不能倉促達成1項軟弱的協議,讓化石燃料產業 犧牲公眾健康。」
從製造源頭 遏止塑膠汙染,是公約第6條最重要的目標,卻遭到刪除。綠色和平呼籲,目前在日內瓦的各國部長,必須拒絕這份軟弱的草案,以實際達成全球的減塑目標。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