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不快樂,身體發警訊!中醫揭「6大生活養護法」,全方位守護女性健康
子宮是女性健康的根本,氣血是否充足、是否溫暖暢通,會影響到經期、孕育功能,甚至整體新陳代謝與情緒。
想真正「養好子宮」,單靠藥補還不夠,生活調理同樣關鍵。
子宮養護生活調理
1.保暖為先(防宮寒)
避免受寒:少穿露肚、露腰的衣服,經期尤其避免游泳、碰冷水。
飲食溫補:多用溫性食材(薑、紅棗、桂圓、枸杞、羊肉、紅糖薑茶)。
熱敷:經期或平時可用熱水袋/暖宮貼放下腹,促進血液循環。
2.飲食養護(避免濕熱與寒涼)
少吃:冰品、咖啡、奶茶、生冷水果(西瓜、梨、柚子)、油炸物。
多吃:黑芝麻、黑豆、紅棗、山藥、菠菜等,有助補腎填精、養血調經。
鐵質食物:紅棗、龍眼肉、紅肉類,幫助補血,避免因經血量多而造成氣血不足。
3.規律作息
避免熬夜:熬夜會傷肝腎、影響荷爾蒙調節。
睡眠品質:晚上 11 點前入睡,讓肝血得以修復與儲藏。
4.運動調氣血
適合運動:瑜伽、太極、快走、伸展運動,特別是骨盆腔伸展,能幫助子宮血流。
避免過度激烈運動:過度消耗氣血反而讓經期失調。
5.經期保養
不要過度節食或減重:容易讓經血不足,導致月經不調、不孕。
經期勿過勞:保持溫暖,避免劇烈運動與熬夜。
6.情志調養
保持情緒穩定:憂思、壓力會造成肝氣鬱結,進而經痛、經期不調。
舒壓方式:冥想、泡澡、散步、針灸,都能幫助調和氣血。
山茶花中醫診所院長 簡心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