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通路搶市】零售巨頭殺進烘焙戰!麵包成品牌戰略核心 產業版圖怎麼改寫?

食力 foodNEXT

發布於 09月30日16:00 • 食力FoodNEXT

採訪・撰文=林玉婷

台灣麵包市場過去一直由街邊店與連鎖烘焙坊主導,但近10年,便利商店與量販超市幾乎無一不投入烘焙事業。2016年不僅有全家便利商店成立「福比麵包」自有工廠,以日本自動化機器設備生產麵包。也有全聯福利中心與日本阪急BAKERY展開技術合作,正式從袋裝麵包跨足現烤麵包市場 。爾後家樂福也開始進行麵包的無添加升級改造,並於2022年8月推出自有烘焙品牌「Nakery裸焙坊」進一步深化其健康定位。

麵包到底有何魅力,讓通路業者願意投資?通路玩家進入市場,對於整體台灣烘焙產業又造成什麼影響?

麵包成為帶動銷售的帶路雞

通路殺進麵包市場,原因不只是消費者需求,而在於麵包對零售來說具有「引流」與「帶動銷售」的雙重價值。

全聯行銷部商品行銷處生鮮組副理祝庭輝表示,董事長10多年前就注意到麵包的潛力:「麵包它是有溫度的商品,保存期很短,可以養成消費者固定購買麵包的習慣,進而帶動整體業績的成長。」。而且麵包能和咖啡、牛奶、水果靈活搭配,成為早餐或點心組合,讓客人順手再帶走其他商品,提升客單價。

通路的優勢:規模、速度與行銷力

相較於傳統店依賴師傅手藝與單店經營,通路最大的優勢在於規模化與整合力。

供應鏈的規模化能力,讓通路能迅速擴張。全家早在1989年便開始販售麵包,但真正的轉折點在2016年設立自有烘焙工廠,能從原料端、研發到生產全部掌控。「如果靠代工廠,要花很長時間溝通,但有了自己的工廠,就能快速驗證,也能把成果複製到其他廠商。」商品本部副本部長黃正田解釋。這意味著,無論是Clean Label政策,還是市場突然流行的貝果,通路都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開發並大量鋪貨。

原料升級的推力,更突顯通路的產業影響力。全家於2018年啟動Clean Label食品少添加行動。家樂福同期啟動「食物轉型」計畫,把無添加概念延伸到烘焙產品。家樂福商品部全國生鮮協理孔青沐坦言,當初推動時供應商普遍質疑,「這在產業裡沒有人做過,我們只能一步一步去遊說」,從麵包用量最大的麵粉開始一步步推進無添加的原料供應鏈。隨著家樂福帶頭推動,「越來越多麵粉廠開始做無添加麵粉,形成一個善的循環」。全家的Clean Label策略也迫使供應商尋找天然替代方案,兩大通路的投入,讓無添加的概念翻轉產業慣性思維,也讓消費者有更潔淨天然的選擇,進一步抬升了產業標準。

零售通路因為接觸的消費客群廣,行銷與話題操作是傳統店難以比擬的優勢。便利商店掌握龐大流量,可以透過聯名操作將冠軍師傅或明星商品放大。例如全家長年與世界冠軍麵包師傅陳耀訓合作,也與各種品牌推出限定系列,成功吸引年輕世代。對零售通路而言,麵包不只是填補貨架,而是品牌形象的門面。

銷售版塊的重組移動

通路優勢的累積,已經在無形中改變消費者的日常選擇。德麥食品總經理吳文欽直言:「很多年輕人買麵包已經不會跑麵包店,去超商就可以。這對傳統店是不小的衝擊,房租、人力不足的最後只好歇業。」街邊麵包店的經營困境越來越大,正以3%~5%的頻率消失中,這不只是市場份額的轉移,而是世代習慣的重塑。

根據《食力》2025年「麵包偏好大調查」分析顯示,消費者在選擇購買麵包的通路時,前三大選擇(複選)為:傳統麵包店(59.4%)、連鎖烘焙品牌(59%)、便利商店(50.3%),可見便利商店已經逼近麵包店。全球市場諮詢公司歐睿國際高級分析師June Lau表示,針對台灣烘焙食品市場,零售通路應稍側重連鎖超市與便利商店,但獨立店鋪仍因與在地消費者連結更緊密,持續佔據最大市佔率。

而以交叉分析了解在量販超市或便利商店購買麵包的主要原因,以40歲為分界了解世代購買行為的差異。除了便利性高(因門市多、營業時間長而方便購買;取貨或結帳順路順手買)占有優勢之外,40歲以下的Y世代和Z世代特別會受到組合優惠(24.59%)和聯名限定商品(22.93%)所吸引,而41歲以上的X世代和嬰兒潮世代,對於通路包裝麵包產品的內容物和熱量標示清楚(21.48%)感到更安心。

職人的壓力與產業的推力

麵包從街邊店的點心,變成零售巨頭的戰略商品,這場轉移不僅重塑了市場版圖,也深刻改變了消費文化。在這樣的局勢下,傳統職人與街邊小店所面臨的不僅是顧客流失,更是價值被重新定義。過去「現場手作」代表新鮮與溫度,但在零售新秩序中,消費者心中的價值逐漸擴增「便利購買、穩定供應、潔淨標章、聯名話題」等關建字。

然而,這並非單向的擠壓。家樂福、全家等通路對於無添加的要求,正推動原料端與技術端的升級。從麵粉廠願意開發無添加品項,願意多使用台灣在地食材等,通路的力量正在逼迫整個產業提高基本水準,因為唯有一定的保量要求,供應鏈才有可能跟上。而這樣的推動也使烘焙品牌受惠,追求天然食材的樂田麵包屋,也在市售有潔凈麵粉的產品後而採購使用。

從消費客群來看並非完全重疊。便利商店與超市吸走的,多是「日常、快速、平價」需求的消費者,例如學生、上班族的早餐與點心。然而,仍有一群人會為了「體驗」與「品質」選擇走進烘焙坊。祝庭輝也承認,通路麵包主打的是穩定與平價,與職人店在產品差異化上存在分工。換言之,通路與街邊店的消費版圖部分重疊,但也存在互補。

因此,要避免被完全取代,街邊店不能再跟通路比便利或比價格,而是要強化不可替代的價值,除了以專業手藝凸顯差異化,提供通路無法複製的風味。更要跟上健康與永續趨勢,呼應一之軒創辦人廖明堅所說「要從客人喜歡吃什麼,轉為思考客人需要吃什麼」,提供真正符合健康意識的產品。

因此,這並不是一場「零和遊戲」。零售通路靠規模和速度佔領了日常,但街邊店若能在體驗、品質與價值上建立護城河,仍有機會在新的消費版圖裡找到自己的定位。台灣麵包產業的新秩序,正是通路與職人並存、分眾發展的過程。

【更多麵包產業精彩探討,請詳閱食力Vol.40季刊《台灣麵包千億商機的虛胖榮景 五大矛盾撕開你所不知道的產業真相》

審稿編輯:童儀展、余麗姿

延伸閱讀
【品牌再造】咖啡黑金已被通路收編 麵包該如何寫出不一樣的劇本?
【人才斷層】有世界冠軍卻沒下一代師傅?台灣烘焙的人才斷層如何解?
【供應鏈重建】不只賣原料、還要當救火隊?烘焙供應商的角色轉向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普發現金懶人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特展作品遭志工誤認髒汙擦拭 基隆文觀局致歉

中央通訊社
02

健保補充保費將大修!三大變革擬116年上路 股利利息改「年度計算」衝擊480萬人

NOW健康
03

苗栗公園驚見525萬金條、10萬現金!失主身分曝光

民視新聞網
04

洗菜別再加鹽!譚敦慈揭「最神1招」 蟲卵、農藥全清光

三立新聞網
05

【圖解新聞】搶吸普發現金客戶 各銀行抽獎送錢狂加碼

LINE TODAY
06

日本超紅失眠救星「無羊枕頭」美式賣場開賣 醫:非人人適合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