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全球功能飲市場將達2485億美元!AI與微膠囊技術推動個人化營養潮流

食力 foodNEXT

發布於 10月25日16:00 • 食力FoodNEXT

撰文=編輯部

全球功能飲料(Functional Drinks)市場正以驚人速度成長。根據專注於食品飲料、營養保健與消費產業的全球研究機構Grand View Research(GVR)最新報告,該市場目前估值約1,490億美元(US$149 billion),預計將以年複合成長率(CAGR)8.9%持續擴張,至2030年達到2,485億美元(US$248.51 billion)。

《FoodNavigator》指出,消費者健康意識與營養自我管理意識的提升,是這波成長的最大動力。越來越多人希望飲料不只是解渴,而能兼具「補水+健康功能」,使功能飲成為近年最具爆發力的食品類別之一。

即飲型商品崛起 便利與健康兼具

在現階段市場中,即開即飲(Ready-to-Drink, RTD)產品最受歡迎,包括果蔬汁、氣泡水、茶飲及低糖飲品。忙碌的生活節奏推動了可隨手飲用的健康產品崛起,這些商品也成為品牌創新的主戰場,從配方、風味到包裝皆以「健康+便利」為核心設計理念。

個人化營養與微膠囊化技術 打造精準吸收

在技術層面,「個人化營養」與「創新投遞技術」正成為市場焦點。瑞士的跨國香精與香料製造公司Givaudan(奇華頓)前端創新部門主管Alexandre Bastos在倫敦Future Food-Tech會議中指出,品牌正利用微膠囊化技術(microencapsulation technology)、AI驅動配方與定時釋放機制,讓營養更精準地被人體吸收。

所謂微膠囊化技術,是將維生素、益生菌或植物萃取物「包裹」在微小的保護殼中,以避免氧化與流失,並在腸道等特定部位釋放出活性成分。這項技術不僅延長營養穩定性、提升吸收效率並改善口感,更使飲品能保持一致品質與功效。

同時,部分業者也嘗試結合穿戴式裝置與健康監測數據,開發能根據個人體質與生活型態調整營養配方的智慧飲品,讓「喝」成為健康管理的一部分。

肌酸與乳鐵蛋白崛起 補水飲品強調科學機能

報導中提到,兩項功能性成分正快速竄起:肌酸(Creatine)與乳鐵蛋白(Lactoferrin)。前者原為健身族群愛用的能量補充品,如今被廣泛應用於功能飲中,主打增強代謝與運動表現;後者則以免疫調節、抗發炎與腸道健康特性,成為新興飲品成分。

另一方面,「補水功能」的定義也在升級。品牌從「解渴」轉向「精準補水」,主打電解質平衡、滲透壓控制(osmolality)與吸收效率。無糖氣泡水、運動飲與調味水紛紛導入電解質與微量礦物質,訴求「從補水到養身」的功能轉變。

飲料產業邁向「喝的營養科技」時代

儘管市場潛力驚人,功能飲品牌仍面臨技術與信任兩大挑戰。《FoodNavigator》指出,隨著消費者對健康標示的關注提升,品牌若缺乏透明的科學依據,將難以獲得信任。

此外,功能性原料成本高、配方穩定性低、包裝要求嚴苛,也提高中小品牌進入門檻。原料供應鏈波動與安全審查流程更是實務挑戰。

整體而言,功能飲市場正進入由科技驅動的健康創新階段。從AI配方、微膠囊封裝,到肌酸與乳鐵蛋白的新應用,飲料正逐步演變為「營養載具」。這不僅是一場產業變革,更是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從喝水到喝出健康,功能飲正成為日常營養的新入口。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碳酸飲料能健腦、集中注意力?協助調適壓力的「適應劑」成碳酸飲料市場發展新方向
因應健康趨勢、生活方式改變及高齡化 量身定制個性化營養為重要趨勢
從可樂對決到益生元大戰!兩大飲料巨頭搶攻「健康氣泡飲」商機

參考資料
▶Food Navigator,Functional beverage market to hit $250bn by 2030: Key trends driving growth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普發現金懶人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特展作品遭志工誤認髒汙擦拭 基隆文觀局致歉

中央通訊社
02

苗栗公園驚見525萬金條、10萬現金!失主身分曝光

民視新聞網
03

健保補充保費將大修!三大變革擬116年上路 股利利息改「年度計算」衝擊480萬人

NOW健康
04

洗菜別再加鹽!譚敦慈揭「最神1招」 蟲卵、農藥全清光

三立新聞網
05

【圖解新聞】搶吸普發現金客戶 各銀行抽獎送錢狂加碼

LINE TODAY
06

日本超紅失眠救星「無羊枕頭」美式賣場開賣 醫:非人人適合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