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影片|AI提問攻略!善用「3字規則+7組萬用提示詞」,問出ChatGPT、Gemini專業級回覆

數位時代

更新於 10月31日00:23 • 發布於 10月31日00:22

許多用戶花費大量時間嘗試複雜的提示詞(Prompt),結果仍常收到表面化或不夠精準的答案,如何讓 AI 的回覆擺脫制式、籠統的機器人語氣,提供真正具備專業深度和見解?

根據外媒Tom's Guide測試人員發現,要從 ChatGPT 等強大的 AI 聊天機器人獲得更聰明、更專業的回覆,關鍵不在於複雜的提示詞, 而是一個極為簡單的「3字規則」(3-word rule):在你的提問句尾,加上「like a role」(像個某某角色一樣),能有效地指導 AI 聊天機器人調整語氣、內容深度與格式,提供更具思考性、相關性和專業水準的回覆

不管是向 ChatGPT 詢問一個複雜的議題、尋求決策協助,還是希望獲得更有建設性的個人意見,三字訣都能讓 AI 認真對待並切換到特定的專業心態。

舉例來說,如果需要一篇冗長新聞報導的摘要時,可以透過以下方式調整提示詞,模型便會提供一個結構嚴謹、清楚與重點的專業摘要:

原本提示:「Summarize this article」(摘要這篇文章)
調整後提示:「Summarize this article like a journalist」(像個記者一樣幫我摘要這篇文章)

而如果想從AI口中引導出客製化的職涯建議,也能以同樣寫法,結果都會比制式回覆更加實用和犀利:

原本提示:「Give me feedback on my resume」(給我履歷建議)
調整後提示:「Give me feedback on my resume like a hiring manager」(像個人資主管一樣給我履歷建議)

角色應用範例:從教師、律師到教練都能用

3字規則的原理,是基於 ChatGPT 透過大量網路文本(包括專業書籍、文章及各領域專家的對話)進行訓練。當指定一個角色時,例如「like a teacher」(像個老師一樣)、「like a therapist」(像個諮商師一樣)或「like a lawyer」(像個律師一樣),AI 便會從這些模式中提取精華,模擬該專家角色的思考邏輯、語言習慣和寫作風格來產生內容,從而避免 AI 常見的籠統乏味的回覆。

這個技巧的應用範圍極廣,幾乎可以套用於任何職業或觀點,讓用戶掌握 AI 回覆風格的精準控制:

Like a teacher:用於將複雜主題拆解成簡單、循序漸進的課程。
Like a therapist:用於以冷靜、富同理心的方式處理情緒或棘手對話的策略。
Like a coach:用於設定目標、制定每週計畫,或提供激勵人心的建議。
Like a nutritionist:用於提供專注於營養均衡、價格實惠且準備簡單的每週食譜。
Like a project manager:用於以清晰好懂的優先順序、截止日期來組織任務清單。

7大通用指令眉角!提升對話品質、深度思考,讓AI 更懂你

除了3字規則,AI 資深編輯卡絲微兒(Amanda Caswell)也歸納出7大通用提示詞,適用於 ChatGPT、Claude、Gemini 等所有主流聊天機器人,幫助提升回覆品質與效率。

根據 OpenAI 開發團隊的建議,「提示詞除塵」(prompt dusting),即使是在同一個對話中重複執行提示詞,也能幫助模型精煉答案,改變用戶從 AI 獲得的內容品質,無論是發想文章、事實核對、改寫文案等都相當適用。

1.「忘記一切」的重設指令

  • 指令目的:強制 AI 清除錯誤記憶與假設,強制重啟對話,解決模型陷入重複或迷失情境的問題。
  • 範例指令:「忘記從 [對話中的特定時間點] 開始的一切。重新開始並逐步解決這個問題。」(Forget everything from [specific point in the convesation]. Start fresh and solve this step by step.)

2.語氣複製貼上

  • 指令目的: 透過學習用戶提供的寫作範例,讓 AI 精準模仿個人獨特的表達語氣、節奏和情感基調,輸出極度擬人化的內容,適合在起草電子郵件、文章或社交媒體文案。
  • 範例指令:「這是我的寫作範例。請像我一樣解釋這個概念。」(Here’s a sample of my writing. Explain this concept like you’re me.)

3.打破同溫層

指令目的:強迫 AI 採取與用戶論點完全相反的立場,進行理性辯論,幫助用戶主動發現自身論述的漏洞與盲點。

範例指令:「站在我的論點對立面,並說服我是錯的。」(Take the opposite side of my argument and convince me I’m wrong.)

4. 偵測潛在偏見

  • 指令目的:對於追求客觀平衡的內容創作者、記者或行銷人員,AI 的語義分析能力能偵測用戶文字中,隱含的微妙語氣傾向或不自覺的隱藏偏見,協助用戶輸出更公正、平衡的內容。
  • 範例指令:「分析這段文字,並告訴我它透露出哪些隱藏的偏見或假設。」(Analyze this and tell me what hidden bias or assumption I’m showing.)

5.激發想像力

  • 指令目的:測試 AI 的推理與視覺化想像力,要求其根據用戶籠統的描述,填補細節、創造出富有畫面感和電影風格的視覺描繪。
  • 範例指令:「想像這個場景:[一段籠統描述]。請具體描繪你想像中的樣貌。」(Imagine this scene: [describe vaguely]. Fill in what you think it looks like.)

6. 多版本創意發想

  • 指令目的:擺脫制式化的創意發想,要求 AI 一次提供同一概念的三種版本:一種保守、一種大膽,以及一種突破框架的怪異版本,適用於行銷文案或專案大綱的設計。
  • 範例指令:「幫我的想法寫出三種不同的版本,一種保守、一種大膽、一種怪異。」(Give me three versions of this idea — one safe, one bold, one weird.)

7.啟動導師模式

  • 指令目的:強迫 AI 在給出最終答案前,像是一位老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逐步解釋推理過程,協助提高結果的準確性,讓用戶得以學習 AI 的思考邏輯。
  • 範例指令:「在給出最終答案前,請逐步解釋你的推理過程。」(Explain your reasoning step by step before giving the final answer.)

延伸閱讀:快收藏!OpenAI釋出Prompt免費懶人包:工程師、行銷等11大領域,AI困境一次解決
Google公布AI提示萬用公式!掌握「21字黃金法則」:先穩80分基本功再求好

資料來源:Tom's Guide【1】Tom's Guide【2】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蘇柔瑋

延伸閱讀

曾是AI程式界新寵,Cursor營收破5億美元為何還要變相漲價?撕開AI新創商業模式的殘酷真相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直播認割韭菜!泡泡瑪特員工:價格「確實過分」 股價蒸發近4成

三立新聞網
02

起底/日產靠台灣神秘買家續命 台灣隱形千億富豪曝光

鏡報
03

普發1萬上車0050!20年翻成14萬 讓台積電、鴻海幫你生財

三立新聞網
04

一萬元的金錢考試,你願意讓孩子交空白卷嗎?

moneybar
05

獨家/以為拿錯訃聞? 鎢鋼大王廖萬隆改姓張原因曝

三立新聞網
06

爸爸回來了!黃仁勳留台1天半行程曝 這原因沒空逛夜市:我想他了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