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蔡依林、蕭亞軒御用命理師卜陽睡夢中驟逝!醫揭睡中猝死6大殺手

健康2.0

更新於 10月27日10:21 • 發布於 10月26日16:00

曾為蔡依林、蕭亞軒等多位天后改名、並成功預言「周侯戀破局」而聲名大噪的命理大師卜陽,驚傳於10/14在睡夢中安詳離世。由於他和影藝圈熟識,又常上節目,對影藝貢獻良多,因此在日前的金鐘獎頒獎典禮上,跟今年去世的大S一起,同列為金鐘的「緬懷故人」。

經常為知名人士斷命的卜陽,其實早就看淡生死,過去在許多節目中他灑脫地談論生死,還說「下一輩子再見,謝謝再聯絡!」

他去世後家屬低調處理後事,卜陽太太在證實噩耗時,雖悲痛卻也透露一絲欣慰:「他沒有經歷醫院的急救過程,全身乾乾淨淨的」,彷彿也印證了他生前常自稱「外星人」的神祕與瀟灑。

睡夢中的無聲殺手!醫揭「夜間猝死」6大恐怖劇本

在睡夢中安詳離去,是許多人期盼的善終方式,但其背後卻可能隱藏著致命的健康危機。台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謂文醫師指出,睡夢中猝死的原因眾多,但最常見的,仍以「心因性猝死」為主。

  • 心肌梗塞:
    這是最常見的頭號殺手,尤其在寒冷的冬夜清晨,更是好發高峰期。
  • 致命性心律不整:
    如心室顫動等,在睡夢中發生時,患者往往無法察覺,心臟瞬間驟停。
  • 呼吸中止症候群:
    睡眠中反覆的呼吸中止,會導致身體長期缺氧,大幅增加心律不整、中風、心臟衰竭的風險,進而提高猝死機率。
  • 吸入性窒息:
    深度睡眠中,若因飲酒過量等原因引發嘔吐,嘔吐物可能阻塞呼吸道,導致窒息。
  • 藥物與酒精交互作用:
    安眠藥、抗憂鬱藥、降血壓藥等,若與酒精併用,可能引發嚴重的心律不整或呼吸抑制。
  • 睡夢中低血糖(糖尿病患):
    畬田診所院長鄭畬方醫師補充,對於正在使用胰島素或特定降血糖藥物的糖尿病友,若因劑量不當或飲酒(酒精會抑制肝臟釋放糖分),可能在睡夢中發生嚴重低血糖,若未及時察覺,同樣有致命風險。

誰是夜間猝死高危險群?醫點名7大族群,你中了嗎?

林謂文醫師警告,如果你符合以下任何一項條件,就屬於夜間猝死的高風險族群,應特別提高警覺:

  • 三高病史者
  • 有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病史者
  • 家族中曾有人猝死(可能帶有遺傳性心律不整基因)
  • 長期酗酒、抽菸者
  • 近期過度疲勞、壓力大、日夜顛倒者
  • 有藥物成癮,需靠安眠藥入睡者
  • 身處低溫環境(如寒流來襲)

「猝死密碼」寫在臉上?醫教看懂5大面相警訊

身體的健康狀況,有時會悄悄地寫在臉上。林謂文醫師提醒,若出現以下特徵,可能暗示著潛在的心血管或缺氧問題,應及早就醫檢查:

  • 臉上皺紋多:
    過往研究發現,抬頭紋、法令紋較深,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有關。
  • 耳垂有橫線(法蘭克徵象):
    新英格蘭雜誌曾刊登研究,耳垂上出現一條明顯的橫向皺褶,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警訊。
  • 嘴唇發紫:
    可能是身體長期缺氧的表現。
  • 眼瞼蒼白:
    翻開下眼瞼,若顏色非健康的粉紅色,而是呈現蒼白,可能是貧血的徵兆。
  • 眼瞼浮腫:
    可能是心臟衰竭的警訊之一。心臟衰竭時因為靜脈回流受阻,會導致水腫,出現眼瞼浮腫的表現。

◎ 圖片來源/翻攝自TVBS
◎ 諮詢專家/林謂文醫師.鄭畬方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

延伸閱讀:

舒張壓90,單純「舒張壓」比較高有關係嗎?情況不單純!醫師教你降壓

瘦瘦針費用?副作用會罹癌?瘦瘦針使用方法和禁忌全解析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快訊/郭台銘媽媽今北醫辭世 享嵩壽100歲 !北醫附醫回應了

三立新聞網
02

每天刷牙卻還是蛀牙、牙齦發炎?醫曝「這個動作」害的 一票人超錯愕

常春月刊
03

肺炎已成第三大死因!專家:65 歲以上務必接種「這2劑疫苗」

健康醫療網
04

長壽秘訣曝 沖繩人愛吃「1甜食」!很少健身也不跑步

三立新聞網
05

明天立冬!麻油雞、薑母鴨太燥熱 中醫揭「白蘿蔔是養生首選」

中天電視台
06

不只變胖!千人調查揭「3大NG行為」恐讓代謝變差:外食族這樣吃才營養

優活健康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