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正在過勞!研究發現每週做「這件事」,壓力下降近50%!
你是否也有這種感覺?一天盯著螢幕好幾小時,眼睛乾澀、腦袋昏沉,連情緒都變得煩躁。。根據研究,現代人每日盯螢幕超過 7 小時,不只傷眼,還會提高壓力指數。研究發現,每週一次「數位排毒」,壓力可下降近 50%。給眼睛一個喘息機會,才能真正放鬆身心、找回生活節奏。
延伸閱讀:眼睛乾澀發癢?中醫師:可喝 3 種飲品緩解「乾眼症」症狀
為什麼眼睛這麼累?「視覺過勞」現代人的文明病
source:unsplash
螢幕綁架日常,眼睛、大腦無處可逃
現代人幾乎醒著就盯著螢幕,早滑手機、上班看電腦,晚上追劇刷社群。根據《美國眼科學會》統計,成人每天平均看螢幕超過 7 小時,長時間的視覺輸入,讓眼睛和大腦持續處在「過度運轉」的狀態。
「資訊疲勞」讓人焦躁、無法專注
長時間接收視覺訊息會導致「視覺型數位疲勞」(Digital Eye Strain),常見症狀包括眼乾、刺痛、視線模糊、肩頸緊繃與睡眠困難。研究指出,大腦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會提升壓力荷爾蒙,影響情緒與健康。這不僅是眼睛問題,更是一種正在蔓延的「文明病」。
每週做一次「數位排毒」,壓力下降近 50%!
source:pexels
近年來多項研究指出,數位排毒能有效釋放壓力與改善睡眠。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研究發現,每週進行一次 24 小時的數位排毒,能讓壓力指數平均下降 47%,注意力更集中、入睡也更容易。「數位排毒」放下手機,給大腦和身體休息空間,讓緊繃的身心真正放鬆。
此外,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的調查也發現,有「無螢幕時段」習慣的人,眼睛乾澀、肩頸不適的比例下降超過 35%,心情明顯變得平穩、容易感到快樂。每週安排幾小時與螢幕暫時分離,能讓眼睛與大腦同步放鬆,是現代人不可少的修復儀式。
延伸閱讀:過度用眼「3C白內障」找上門!醫警告:白內障年輕化,教你 4 招保護視力延緩老化
「數位排毒」怎麼做?這樣執行最有感!
source:pexels
不需要斷網、關機或搬去山上,從日常習慣中做微小改變,就能有效減輕眼睛與大腦的過勞感。以下 3 步驟,是適合初學者的數位排毒方法:
一、設定「無螢幕時段」
每天選一段時間,刻意不碰手機或電腦,像是早上起床後的 30 分鐘,或睡前 1 小時,讓眼睛有機會真正休息。這段時間可以用來拉筋、寫日記、泡澡或散步,取代滑手機。
二、將「社群App」移出首頁
把 IG、FB、YouTube 等 App 移出首頁,打開前多思考一秒「我真的需要看嗎?」同時安排不需大量用眼的活動,像是聽 podcast、打掃、運動等,都是不錯的選擇,讓你不再被螢幕綁架。
三、每週安排 1 天「視覺放鬆日」
每週一天,盡量看螢幕,改看紙本書、和朋友見面聊天,會發現壓力感降低、情緒更穩定,這正是研究指出「壓力下降近 50%」的關鍵!數位排毒並不是自我懲罰,而是為健康著想。
避免「排毒錯誤」,才能真正減壓!
source:unsplash
錯誤一:只是換個螢幕滑,沒真正休息
不少人說自己在「數位排毒」,只是把手機放下,改看平板或追劇。雖然形式變,但眼睛仍然一直看螢幕、接受視覺刺激。真正的視覺排毒,應該要讓眼睛暫時遠離螢幕,從事不仰賴視覺的活動,如:散步、泡澡、冥想等。
錯誤二:硬逼自己「一整天不用手機」反而焦慮
一口氣「封鎖手機」24 小時聽起來很厲害,但對許多人來說,反而會帶來不必要的焦慮。數位排毒不是極端的行為,而是「溫和減量」,每天安排 1 小時「螢幕空白時間」,或週末特定半天「無手機時段」,才是有效的方法。
錯誤三:沒有替代活動,只會覺得無聊
排毒期間,如果沒有安排活動,容易讓人覺得無聊、空虛,很快就想重返手機的懷抱。不妨試著閱讀紙本書、去公園散步、逛展覽等,只要活動夠吸引人,自然就能成功遠離螢幕!
延伸閱讀:乾眼、眼睛疲勞、眼壓太高怎麼辦?醫師親解5大保健觀念,除了葉黃素、「睫毛清潔」也很重要
給眼睛一個喘息空間,也給心靈一段平靜時光
source:pexels
在資訊炸裂的時代,「數位排毒」是一種選擇。在忙碌中留下片刻留白;在眼睛過勞之前,主動按下暫停鍵。與其等身體抗議,不如現在就行動!每週安排一次「數位排毒」,也許會是你重新找回專注、好眠與情緒平衡的第一步。安排一段沒有螢幕打擾的時間,去散步、發呆、感受陽光與風。你會發現,眼睛放鬆了,心情也會跟著愉悅起來~
Q&A:「數位排毒」常見問與答
source:unsplash
Q:我每天工作都要用電腦,也能做數位排毒嗎?
可以!數位排毒不是要你完全斷網,而是有意識地為眼睛設計「休息時段」。你可以從「早上起床後 30 分鐘不滑手機」或「午休不看社群」開始,甚至是下班後安排1小時無螢幕時間,都是可行的排毒策略。
Q:排毒期間不看手機會錯過重要訊息怎麼辦?
建議在排毒開始前,告知重要聯絡人你會暫時離線,或設置自動回覆功能。也可以開啟「勿擾模式」,但保留特定號碼例外。記住,排毒不是逃避社交,而是讓自己與科技保持健康距離。
Q:眼睛乾澀和數位過勞有關嗎?
非常有關。長時間盯著螢幕會降低眨眼頻率,導致淚液蒸發、眼睛乾澀。這是「視覺型數位疲勞」的主要症狀之一,若合併有頭痛、肩頸僵硬或專注力下降,更要留意是否為視覺過勞徵兆。
Q:我已經習慣睡前滑手機,有替代方式嗎?
當然有!可以透過紙本閱讀、聽 podcast、做伸展運動等方式替代,幫助身心慢慢進入放鬆狀態。研究指出,睡前 1 小時不用手機,有助提升睡眠品質與情緒穩定。
Q:多久做一次數位排毒效果最好?
建議日常微排毒+每週一次深度排毒最有效!每天安排 30–60 分鐘無螢幕時段;每週挑一晚或週末半天安排「視覺低刺激日」;搭配戶外踏青或手作等非視覺為主的活動,效果加倍!
Q:除了手機螢幕,電視和閱讀平板也會造成過勞嗎?
會。所有需長時間集中視覺的裝置都可能造成數位疲勞,包括追劇、平板閱讀等。即使內容看似「放鬆」,只要視覺處於高刺激輸入狀態,眼睛與大腦仍在工作,建議定期休息、閉眼或望遠,幫眼睛放鬆。
Q:我需要把社群 App 全部刪掉嗎?
不用過於極端,建議先從調整使用習慣開始,例如把 IG、YouTube 放進資料夾深處,或安裝使用時間監控 App。等你有了「數位自主感」,再視情況刪減也不遲。
責任編輯:Metta
2025南韓最美女演員Top10!宋慧喬、金智媛、秀智、蔡秀彬持續霸榜,Jisoo竟跌出榜外?
植物性才安心?春夏溫和「美白精華」7款:品木宣言、倩碧專為敏感肌打造
加入Bella儂儂 LINE好友,接收流行時尚新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