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藥吃多會上癮又沒效?食藥署揭正解:2症狀越早吃越有效
不少人只要頭痛、牙痛,就會吞一顆止痛藥,但止痛藥會「越吃越沒效」嗎?對此,食藥署解釋,止痛藥並不會有抗藥性,但若長期且頻繁使用,可能導致耐藥性或依賴性,建議民眾依醫師建議正確用藥。
食藥署在臉書表示,常見止痛藥分兩種,第一種為「乙醯胺酚」,通常用於退燒與止痛;第二種為「NSAIDs非類固醇消炎藥」,用於改善頭痛、經痛、肌肉痛。
食藥署說明,很多人好奇「吃止痛藥會不會產生抗藥性?」,答案是不會!止痛藥雖然不會導致病原體對藥品產生抗藥性,但長期且頻繁使用,可能會出現「耐藥性」,讓止痛藥效果變差,反而要吃更多顆止痛藥。
至於「一出現疼痛,是否就該吃止痛藥?」,食藥署表示,若只是短暫、輕微疼痛,可先觀察一段時間,但若為生理痛、偏頭痛等特定情況,儘早吃止痛藥會更有效。食藥署提醒,不濫用且按照藥品指示服用止痛藥,才能發揮最佳功效,若用藥後症狀沒有改善,建議諮詢醫師或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