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川普任內不對台動武 沈明室:這類承諾不具意義和價值
〔記者方瑋立/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天聲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承諾在他任內不會(對台)動手。對此,國防軍事學者沈明室今天(16日)受訪直言,習這類承諾在軍事戰略上,並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更多只是政治表演與心理戰,並不足以作為中國是否動武的依據。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研究員沈明室今天受訪說,川普一向言辭誇張,經常帶有開玩笑意味,習近平即使真有類似表態,也不會是正式的承諾,沒有任何意義、價值,也禁不起考驗,但卻可能被川普拿來彰顯「只要有我在,中國就不敢打台灣」的個人強硬外交形象。
沈明室分析,習近平不會因為對川普有過口頭承諾,就真的放棄武力犯台;真正影響中國是否動武的關鍵,仍是兩岸情勢與中國內部局勢。他舉例,習近平過去也曾對美國前總統拜登或歐洲領袖釋放「不會上當打台灣」的訊號,甚至否認有所謂「2027作戰計畫」,這些話語多半是宣傳操作或心理戰,實際意義有限。
針對外界普遍討論的2027年「戴維森窗口」,沈明室指出,這是習近平要求解放軍完成「建軍百年」的任務使命,其中可解讀為軍事現代化進程,例如人工智慧、網路與太空領域的發展,或是若有機會則在2027年前後「解決台灣問題」。
不過,沈強調,中國受制於疫情衝擊、美國科技制裁,其軍力能力的發展已出現問題,如第三艘航艦尚未服役、第四艘更難趕上,許多先進戰機也難在期限內成軍服役,恐怕不會具備犯台能力。
沈明室也提醒,即使中國軍力不足,若出現突發情境,例如美國放棄台灣或台灣宣布獨立,北京仍可能訴諸武力。無論習近平提出任何時間點或時程,他認為都不應被視為可信承諾。
他說,從川普的那個行事風格來看,尤其在美軍出動戰略轟炸機在伊朗大秀軍事實力後,中國真的不敢輕舉妄動,或者隨便預期川普的反應。
若屬實則代表中國野心外顯 台灣更須持續強化自身防衛嚇阻
遠景基金會副執行長宋承恩則分析,川普這次首度正面提及台灣,顯示其心中已認知到台海和平的重要性。他認為,川普將這段「習承諾」的故事搬上與俄國總統普廷會面的舞台,意在營造「只要我當總統,戰爭就不會發生」的敘事,將自己塑造成能維持和平的強人領袖,與普廷首度親口聲稱「若川普在任,俄烏戰爭不會爆發」的效果相似。
宋指出,川普此番言論更像是個人風格的「元首外交」,帶有表演性質,但並不代表美國政策有任何改變,美國印太戰略與台灣合作仍持續深化,從漢光演習、美台軍事合作到偵察科技、無人機產業鏈整合等領域,均有增無減。
不過,宋也示警,倘若川普說法屬實,也代表習近平犯台意圖相當外顯,甚至暗示正在「等待時機」,這背後訊息相當危險。對台灣而言,不能因川普的「保證」而掉以輕心,真正的課題仍是台灣必須持續強化自身防衛能力,讓中國明白任何冒進都將付出代價。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