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幾艘無人艇能取代1艘神盾艦? 美海軍測試顛覆性戰力成本僅1/30
美國海軍第66特遣隊正在測試1種「解構版神盾驅逐艦」的概念,認為只需約20艘低成本無人艇,就能分工完成驅逐艦的部分任務,成本僅約傳統艦艇的1/30。
隨著俄烏戰爭推動無人作戰的科技演進,這支部隊在波羅的海還有北約盟軍的演習中,檢驗無人艇在偵察、補給及海域監控上的效能,並探索如何將無人艇艦隊,組合成足以媲美傳統水面艦的戰力。
軍聞網站Defense One報導,1支無人艇艦隊能否完成美國海軍神盾驅逐艦的任務?在經過整個夏天的測試後,美國海軍第66特遣隊(CTF)希望將演習經驗轉化為具體數據。
負責研究低成本、商用無人系統如何融入第6艦隊的指揮官麥特斯少將(Michael Mattis)表示:「我們第66特遣隊有個論點,稱為『解構版神盾驅逐艦』(deconstructed DDG)。我們認為,透過約20艘不同型號的無人水面艦(USV),可以解構並完成1艘驅逐艦的任務,成本大約只有1艘驅逐艦的1/30。」
現在,麥特斯必須向美國海軍歐洲/非洲司令部證明這點。密切關注俄烏戰爭的同時,麥特斯的特遣隊今年夏天,在多場聯合及多國演習中測試這些無人水面載具。
這支特遣隊參加了美國陸軍「第2多領域特遣隊」的奧術雷霆(Arcane Thunder)演習,以及北約年度的「波羅的海行動25」(BALTOPS 25)演習。他們同時也與北約的「X特遣隊」(Task Force X)合作,進行海域態勢感知的實驗。
麥特斯坦言:「事實證明,波羅的海環境也相當嚴苛,類似東地中海或黑海,我們也遭遇了干擾和欺騙訊號,看到了在電磁頻譜環境下運作的挑戰。」
於6月在拉脫維亞舉行的「波羅的海行動25」演習中,這支特遣隊與英國皇家海軍合作,透過巡邏艇在視距內指揮無人系統,來執行偵察任務。他們也與波蘭特種部隊和美國陸軍合作,測試無人水面艇在受阻環境下,能否執行後勤補給。
麥特斯表示:「我們用了10艘航程相當不錯的無人水面艇,雖然速度較慢,但能攜帶數百磅的補給,不管是彈藥或食物。我們與波蘭特戰部隊和美軍一起測試,看看能否讓這些船突破障礙,抵達另1處海灘,為孤立的部隊提供補給。」
第66特遣隊的總體目標是實驗不同編組方式,確定需要什麼樣的組合,才能讓1支無人艇艦隊具備與傳統載人平台相當的效能。
麥特斯解釋說:「我們通常擁有多領域或多任務的艦艇,但並不一定能同時、隨時、全域地完成所有任務,所以這個概念是如何將1艘像驅逐艦這樣的精密平台,拆解它的1項任務,比如海域態勢感知,然後思考如何用無人系統編隊,來維持這項任務的持續性和效能。這些無人系統可能包括無人機、無人潛航器。」
這些機器人與自主系統將成為1支「緩衝部隊」(hedge force),當傳統力量不足時,仍可嚇阻對手,並產生相同的作戰效果。
例如,在幾內亞灣執行海域監控時,麥特斯說:「我需要某種持續存在的力量,但我不會用1000艘無人艇去填滿海域。艦隊必須在那裡駐守1段時間。我們有些無人艇能持續運作長達6個月,可以直接留在當地,如果我在其他地方需要不同效果,就可能必須輪換這些船隻。這時我必須弄清楚輪換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