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力拚半導體產業 總理莫迪:年底前投入商用晶片生產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今天(2日)表示,印度將在今年底前開始生產商用半導體,將印度打造成全球的晶片新創樞紐。
莫迪在首都新德里舉行的年度印度半導體展(Semicon India)上表示,美商美光(Micron)和印度塔塔集團(Tata)的測試晶片已開始在印度生產。
莫迪說:「商用晶片的生產將在今年展開。」「這反映出印度在半導體領域的進展有多麼快速。」
印度的半導體市場規模已從2023年的380億美元,迅速擴大至2024-25年的450至500億美元。印度政府更設下目標,要在2030年拓展為1,000至1,100億美元。
印度目前有10個半導體計畫正在進行,總投資額達180億美元,包括在北部工業大城諾伊達(Noida)和第三大城班加羅爾(Bengaluru)興建的2座3奈米製程設計廠。
莫迪表示:「我們的起步雖晚,但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可以阻止我們前進。」
印度自豪表示,他們在3個領域具有優勢:半導體設備零件的生產、關鍵材料的供應,以及涵蓋研發到人工智慧(AI)、大數據和雲端運算的各種服務。
此外,莫迪表示,印度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人才也是其優勢之一:「全球半導體設計人才中,有20%來自印度。」
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50%關稅的衝擊下,印度正積極尋求開發新的經濟模式。莫迪上週訪問東京時,日本承諾將對印度投資10兆日元(約680億美元),其中包括在半導體與AI方面的合作。莫迪一席妙言指出:「今天的印度激起了全球的信心。即使在逆境中(When the chips are down),你也可以押注印度(bet on India)。」展現印度致力成為半導體中心的信心。(編輯 : 廖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