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論人計酬」擴大試辦 全台9偏鄉年底上路
健保署在花蓮縣秀林鄉啟動全台首個「論人計酬」的全人整合照護計畫,在當地推動成效良好,健保署代理署長龐一鳴今天(2日)表示,健保今年投入新台幣3億元經費,自年初開始擴大推動全人照護方案,擇定全台7縣市、9個偏鄉區域,預計年底全數上路。
健保署積極推動以健康為導向的「論人計酬」支付制度,於2022年在花蓮縣秀林鄉試辦「全人整合照護執行方案」,亦即論人計酬,提供以人為中心的全人照護模式,並透過策略聯盟發展跨院合作,整合西醫基層、各層級醫院及長照服務,讓醫療給付發揮最大效益,在秀林鄉當地試辦相當成功。
健保署代理署長龐一鳴2日出席健保署舉辦的活動時受訪指出,健保自今年1月起擴大試辦全人照護計畫,今年預計投入新台幣3億元,在全國7縣市、9個偏鄉區域擇點試辦,除了原有的花蓮縣秀林鄉,另外新增連江縣北竿鄉、桃園市復興鄉、高雄市桃源區、那瑪夏區、茂林區、嘉義縣大埔鄉、宜蘭縣大同鄉、南投縣信義鄉,各區匡定照護人數約3萬人。
龐一鳴表示,要推動全人照護計畫需具備兩大條件,包括家戶建檔與當地政府配合,健保署會積極與地方及民間合作,預計全台9鄉鎮區域在年底前可陸續上路。他說:『(原音)第一個譬如說他需要家戶建檔,第二個需要當地的衛生所、政府能夠配合。大家知道偏鄉普遍有個現象,就是他的戶籍的人數跟實際居住的人數其實是有差異的,慈濟醫院在秀林鄉已經耕耘很久了,所以他的家戶建檔的資料非常好、非常齊全,可是這種條件並不是其他各區域都可以馬上做得到的,所以我們這個需要政府部門間和民間需要協力合作,才可以把它做好。』
龐一鳴強調,由於偏鄉交通不便,因此偏鄉照護特別需要導入科技,以診次人數計算,秀林鄉是全國電子處方箋使用率最高的地區。針對偏鄉醫療,健保署除了推動電子處方箋,未來還會再推出相關遠距醫療計畫,導入一些功能,若在偏鄉驗證成功,導入市區或其他區域就會相對容易。
花蓮縣秀林鄉衛生所醫師兼主任田惠文受訪則指出,在台灣偏鄉,健康照護不僅止於臨床治療,更需要文化理解與社會整合,台灣最大的山地原住民地區--秀林鄉率先開創一個以文化為基礎的全人整合照護模式,透過將醫療服務與公共衛生、長期照護、心理健康及社區網絡相互連結,發展出既尊重文化又具永續結構的共融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