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無懼Bolt,Uber先送300元乘車禮金!10%低抽成震撼台灣叫車平台,最後誰能活下來?

數位時代

更新於 10月01日02:17 • 發布於 09月24日03:35

9月23日上午,Uber台灣用戶收到一則推播訊息:為13-17歲青少年送上300元乘車禮金。這一刻,也是歐洲叫車平台Bolt正式宣布進入台灣市場的時間,面對對手強勢來台,Uber早已掌握消息全面迎戰。

鏡頭轉向小黃司機討論區,早在幾個月前,司機已紛紛開始在社群平台討論台灣將有新玩家的相關訊息。「聽說Bolt小黃抽成只有10%!」、「U牌抽成快3成,這個少一半,可以拚了!」對司機來說,新平台如果能帶來更多收入,為何不嘗試看看呢?

Bolt的來台佈局,無疑為競爭激烈的台灣叫車市場再度投下一顆震撼彈。據交通部統計,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台計程車總數約為9.2萬輛,其中屬於「多元化計程車」的車輛高達2.6萬輛,佔比整體近3成。數據顯示,高達7成以上、約6.5萬的計程車司機已經加入至少一個派遣平台。

全國計程車產業提升推動協會調查也顯示,超過55%民眾目前最常使用App叫車,路邊招車和電話叫車則分別各佔2成,顯示網路派遣與平台叫車的發展已成為主流,改寫台灣計程車產業的遊戲規則。

延伸閱讀:台灣叫車平台有新面孔了!Bolt是什麼來頭?5個策略挑戰Uber

台灣大車隊、Uber、LINE GO⋯⋯盤點台灣目前叫車平台市場現況

在現階段台灣叫車市場中,有4大平台分庭抗禮:台灣大車隊、Uber、裕隆集團入股的LINE GO以及和泰集團旗下yoxi。他們有著不同背景,但目標一致:想成為消費者指尖下的首選叫車應用。

台灣大車隊:擁有2.9萬輛計程車,朝向「超級App」前進

目前,台灣大車隊穩居叫車平台市佔率排名第一。根據官網公開資訊,台灣大車隊旗下以2.9萬輛計程車的優勢,車輛數量市佔率達到30%;同時,台灣大車隊App用戶數已突破720萬。此外,根據台灣大車隊內部數據統計,過去5年來平台總叫車人次增長了65%。

台灣大車隊今年營收表現亮眼,累計1月至8月合併營收為20.4億元,受惠於AI媒合服務提升乘客體驗與駕駛媒合效率,以及機場接送服務訂單成長帶動整體營收,前8個月合併營收年增3.73%。面對叫車平台的競爭態勢,台灣大車隊近年透過55688 App發展「生活服務媒合平台」,推動多角化經營,包含納入居家清潔、衣服送洗、代駕、搬家、機場機送等生活服務。

Uber:6月才併購本地車隊,活躍度持續攀升

另個國際叫車平台霸主Uber早在2013年進入台灣市場,初期曾因法規爭議與政府抗衡,轉與車隊合作後重新站穩腳步。Uber目前在台灣與24個車隊合作,車輛數僅次於在地龍頭台灣大車隊。同時,Uber在今年6月在台進行車隊併購,與本地老字號計程車皇冠大車隊簽署收購協議,Uber雖然未曾公開在台灣車輛與會員數,但從市場消費觀察,活躍度仍持續攀升。

Uber叫車平台有各種乘車新選項。

LINE GO:不只做叫車生意,租車服務業務表現亮眼

LINE GO則因國民通訊軟體LINE的龐大用戶基礎,透過LINE的介面就能叫車,在裕隆集團注資後,資源與派車能力快速擴張。

LINE GO到今年8月底為止,車隊破1.5萬輛,用戶破470萬人,上半年整體營收年增約10%,服務種類已經不僅限於計程車叫車,也包含共享車、機場接送與代駕等,其中,租車服務業績年增107%。

LINE GO不只有單一滿足叫車服務,能無縫串連用戶「從A點到B點」的所有移動需求,包含共享租車、機場接送等。

yoxi:透過和Uber結盟,壯大聲勢

而和泰集團旗下子公司和泰移動服務經營yoxi計程車車隊叫車平台,自2020年11月推出快速成長,活躍會員數突破百萬。

yoxi是國內成長速度最快的叫車平台,主打車況新、乘車體驗佳、司機篩選嚴格,在去年2月yoxi宣布和Uber結盟,讓yoxi司機也可透過Uber App接受車隊派遣,增加路上載客的機率,目前雙方僅合作優步小黃。

台灣運輸業移動科技派遣平台協會秘書長曾弘義表示,台灣叫車平台市場已呈現「大者恆大」的局面,「最終只會留下一到兩家主導業者,這是平台經濟的定律。」他直言。

延伸閱讀:「同行都笑我傻,說賣電車很苦!」新購燃油機車降稅2000元,為何電動機車行笑不出來?

歐洲獨角獸Bolt來襲:複製歐洲成功經驗,台灣法規成一大挑戰

來自愛沙尼亞的叫車服務平台Bolt於9月23日正式進軍台灣,公布與3家台灣在地車隊Hi Taxi車隊、幸福車隊、耐斯車隊合作進入市場。

Bolt過去在東歐市場的策略,是以「比Uber更便宜」的價格入場,迅速吸引乘客與司機,形成網絡效應後,透過低抽成提高司機留存率,穩定供需。目前根據對外曝光的抽成比例,Bolt在台灣對司機僅抽成約10%(針對小黃計程車),遠低於市場上最高的抽成25%。

「從產品設計到司機端的App介面,都可以看出Bolt進軍台灣主要對手就是Uber。」曾弘義表示,Bolt試圖複製在愛沙尼亞、波蘭等在歐洲市場與Uber競爭的成功經驗。

不過,台灣市場有一道法規天花板。根據《計程車客運服務業申請核准經營辦法》第16條,「同一車輛僅能委託一家計程車客運服務業」,簡單來說,「一司機一車隊」原則,意味著Bolt若未來想吸收已在其他車隊平台登記的司機,就可能讓司機面臨遊走在法規灰色地帶的風險。Bolt若想快速在都會區聚集數千輛車以提供穩定服務,勢必得依靠已在車隊內的車輛,才能避免觸法風險。

不過,「目前全台大約有9萬多輛營業計程車,其中7到8成都有所屬車隊,若要做到在台北等大都市提供穩定供車與短時間等候的服務,估計至少要3至4千輛車的調度能力。」曾弘義點出Bolt將面臨到的難題。

延伸閱讀:Uber為什麼要買車隊?台灣叫車App土洋大戰背後:搶司機、爭補貼、拚擴張!

bolt掀「價格戰」序幕,產業界憂心:各平台品質可能下滑

「平台業者最快吸引消費者的方法就是補貼,但這將引發一連串惡性循環。」曾弘義表示,當平台大量補貼乘客以求短期成長,或是以低價價格吸引,使產業從「品質競爭」走向「價格競爭」,為了應對補貼帶來的爆量需求,平台勢必需要更多司機,往往導致招募門檻的降低與管理標準的放鬆,最終導致計程車服務品質的全面下滑。

「當平台為了搶市佔放棄服務標準,就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專注於服務品質的司機會因接不到單而被迫離場,最終形成『誰便宜誰勝出』的惡性競爭。」曾弘義警告。

對於補貼戰,台灣大車隊指出:「我們觀察到大量補貼創造假性需求,短時間確實能衝高數據,不過紅利機制退場後,可能流失優秀司機、降低服務品質,進一步影響乘車體驗。」台灣大車隊執行長林念臻表示,當價格戰結束,乘客最終會選擇信任度、服務品質與價格都穩定的品牌。

未來叫車平台誰能活下來?

在這場不斷升溫的叫車平台移動服務大戰中,誰能在乘客滿意與司機忠誠之間取得平衡,誰就有機會脫穎而出。

面對國際叫車平台Bolt登台的市場挑戰,台灣大車隊執行長林念臻表示,台灣大車隊的「護城河」是堅實的品牌力,而非單純的車輛數,並強調:「經過這麼多年下來,台灣大車隊也用實力證明,不只是靠『車多』站穩龍頭地位。」

林念臻進一步說明,競爭力來自於對優質運力的長期經營,包含司機教育訓練、健康關懷與資源支持,進而保障乘客的安心安全;同時堅持價格穩定、不隨意浮動,並利用AI優化管理,更透過與乘客的情感連結,「以上這些組合起來才是讓台灣大車隊最堅不可摧的護城河。」她強調。

台灣大車隊執行長林念臻表示,車隊競爭力來自對優質運力的長期經營,包含司機教育訓練、健康關懷與資源支持。

「多一個競爭對手,對市場是良性競爭!」LINE GO商務長王柏棠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對於台灣叫車市場新進者的加入,只會讓所有平台業者,必須提出更好的方案,來滿足供給端司機與需求端乘客的雙邊市場。同時,透露「LINE GO目標從來不只是單一滿足叫車服務,而是希望無縫串連用戶『從A點到B點』的所有移動需求。」

Uber官方也回應《數位時代》,「台灣是一個自由且多元的市場,樂見更多業者加入,共同推動智慧交通市場的發展。健康的競爭,將為消費者創造更多元的選擇。」

Uber台灣總經理楊麗達

雖然台灣計程車業為政府高度管制市場,但在國際巨頭、本土業者的紛紛投入下,也讓消費者在自行開車外多了更多便利安全的選擇。Bolt的加入必然為台灣叫車市場帶來更激烈的競爭,不論是更多的折價優惠、或是對司機的讓利,對市場、消費者來說都是利多。

延伸閱讀:Gogoro出招救股價!宣布「20股併1股」力保那斯達克上市資格,最快10月6日合併

延伸閱讀

AI熱潮的隱形贏家!2大硬碟龍頭廠毛利率飆40%:HAMR是什麼?SSD為何無法取代硬碟?
金色三麥要上櫃了!一間虧損的小酒廠,如何連2年賺逾1股本、當上「獲利資優生」?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直播認割韭菜!泡泡瑪特員工:價格「確實過分」 股價蒸發近4成

三立新聞網
02

起底/日產靠台灣神秘買家續命 台灣隱形千億富豪曝光

鏡報
03

普發1萬上車0050!20年翻成14萬 讓台積電、鴻海幫你生財

三立新聞網
04

一萬元的金錢考試,你願意讓孩子交空白卷嗎?

moneybar
05

獨家/以為拿錯訃聞? 鎢鋼大王廖萬隆改姓張原因曝

三立新聞網
06

爸爸回來了!黃仁勳留台1天半行程曝 這原因沒空逛夜市:我想他了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