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823核三延役公投 黃國昌、童子賢、黃士修同框 呼籲投下「同意」票

台灣好新聞

發布於 2小時前 •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民眾黨今(4)日於臺大校友會館舉行核三延役公投正聲亮「同意,更好的台灣」記者會,邀集五位發表會正方代表共同發聲,強調「更好的台灣,需要更好的選擇!」記者會由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黃國昌領銜出席,並與國民黨立委翁曉玲、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清大教授葉宗洸共同說明核三延役的必要性,呼籲民眾於8月23日投下「同意」票,終結能源政策的政治綁架,讓台灣重新擁有乾淨、安全、穩定、永續的能源選項。

台灣民眾黨總召黃國昌表示,推動核三延役公投的目的,不是為了對抗誰,而是為了守護台灣的未來。他說:「總結一句話:我們不能只有抱怨,我們不能停留在擔心,此時此刻是我們勇敢行動的時刻。」

黃國昌指出,台灣正處於關鍵的歷史轉捩點,能源的選擇將深刻影響產業的競爭力、環境的永續與人民的生活品質。他回顧,自己曾在2018年「以核養綠」公投時採取反對立場,但歷經這幾年台灣綠能推動的困境與火力發電的高度依賴,如今他選擇回到「務實、理性、科學」的立場,支持核三延役。「我們不是為了便宜的電費,而是為了更乾淨、更安全、更穩定的台灣。」他強調,這是一場必須集體面對的選擇,不該被黨派或意識形態綁架。他也深信,這一代台灣人是最真切感受到氣候變遷與電力不穩所帶來影響的一代,也應該是最勇敢願意行動的一代。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以產業界觀點提出警示,直言當前台灣能源政策是「目標正確、方法錯誤」的典型案例。他指出,非核家園曾是自己深信的信念,但在反覆檢視相關數據與國際發展趨勢後,他清楚意識到:「非核家園已落後世界潮流,該是轉彎的時候。」

童子賢指出,曾歷經核災的美國與日本,反而率先理性回歸核能。美國三哩島電廠已重啟,並獲微軟簽署20年合作契約;日本則在再生能源發展受阻後,明確設定2030年達到核電佔比22%的目標。他強調,這些國家以科學、務實克服恐懼,值得台灣借鏡。很多民眾擔憂,台灣土地小、高山多,不應該使用核電,童子賢以瑞士為例,不論是土地面積、或山地佔據國土75%,都跟台灣地理環境類似,但2024年,瑞士使用30.5%的核能,加上他們充沛的阿爾卑斯山的水力發電和約7.5%的太陽能,共構成瑞士有98%發電是不排碳的發電,這是個非常值得敬畏的數字,若再放眼歐盟,2024年總計是23.3%核能使用,當瑞士、歐盟、美國、日本都是經濟發達、環境保護獲得相當優越的國家,我們應該思考,為什麼他們能夠使用核能,而台灣卻必須被一個老舊的、被一個有成見的、宗教崇拜式觀念鎖這麼多年?

RE100(100%再生能源)是民間合作倡議,比RE100更多人參與的倡議叫CFE(Carbon Free Energy,全時無碳能源)因為全球風力加上太陽能發電,經過努力30年,加總就是15%,綠能救不了地球暖化,若不是靠水力發電加上熱能幫忙,地球暖化可能更迫在眉睫,童子賢語重心長地指出,現在台灣,只要一次颱風,就足以讓整體綠能系統面臨重創與停擺,反映出台灣再生能源在極端氣候下的脆弱與不穩定性「政府發展綠能的努力值得肯定,但方法錯誤,代價將由全體人民承擔。」

國民黨立法委員翁曉玲表示,此次推動核三重啟的公投,不僅是為了電價穩定與產業發展,更是為了守護國人的健康與子孫的未來。她指出,台灣肺癌已連續21年位居癌症死因首位,其中非吸菸者佔比極高,空污影響不容小覷,「我們卑微的,只希望能多吸幾口乾淨的空氣,而不是污染身體的髒空氣。」,民進黨政府過去以執照到期為由全面停核,卻讓燃煤與天然氣火力電廠全開,導致碳排年年飆升、空污日益惡化。如今立法院已完成修法,為核電廠延役鋪設法制基礎,中央政府不該再推諉卸責。「投下同意讓核三延役重啟的一票。告訴賴清德,我們要健康,不要髒空氣。」

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坦言自己身為2018與2021年兩次核能公投的領銜人,既感慨也高興能再次跟公民對話。「2018年我們以六成民意廢除了非核家園的法律,但民進黨政府仍堅持非核政策,導致供電不穩、空污惡化、碳排增加,全民承受風險。」這次正方代表橫跨藍綠白,展現核能已成多數社會共識,他強調這次公投更是「讓台灣民主的共識往前走」,將「快快樂樂地辯論、拉票、投票,向全民宣導支持核電的利益。」

針對外界對核安與核廢料的疑慮,清大教授葉宗洸以專業立場強調:「科技在進步,核能安全也在進步。」他指出,經歷福島事故後,全球核電安全標準全面升級,台灣三座核電廠與核四也已完成強化,符合國際安全要求。他強調:「我們有信心,核三若重啟,不會在台灣重演福島事故。」

對於核廢料疑慮,葉宗洸說明,目前使用乾式儲存技術,經過屏蔽與管制設計,已可確保安全無虞,且在福島災難中也通過實際考驗。他語帶感慨表示,當核能安全已能確保,台灣卻選擇全面依賴天然氣,卻僅有7到11天的存量,極易在外部封鎖下陷入危機。「我們原本可以有穩定電力,卻選了最脆弱的方式。」

正方代表今天一同亮相、未來也將透過五場發表會,持續向社會訴諸「為了更好的台灣,請在8月23日投下同意票!」這一票,不只是同意核三延役,更是同意有更好的能源安全、更好的環境永續、更好的台灣,讓人民的聲音真正成為推動改變的力量,讓我們重新拿回能源的選擇權。

更多新聞推薦

823核三延役公投 黃國昌、童子賢、黃士修同框 呼籲投下「同意」票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快訊/這不是玩笑!八炯爆模仿納粹 德在台協會重砲譴責了:大屠殺是人類歷史上最醜陋罪行

鏡週刊
02

東琉線交通船「半船騰空」!旅客尖叫狂抓座椅 暈船畫面全都錄

TVBS
03

中壢黃昏市場陷火海 燒毀50攤、600住戶驚逃生

TVBS
04

南寮漁港釣完魚返家 駕駛疑不熟路倒車墜海溺斃

EBC 東森新聞
05

A部隊7990元洗衣機完了!前金防部參謀長判6年8月定讞 拚再審終局結果曝

太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2

N8
🚨全民集氣祈禱:未來肺癌相關疾病,全數落在「主張火力發電」廢核全體支持者及其家人與後代!
47分鐘前
小賴**261
重啟北部核電,核廢料存北部
1小時前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超大豪雨致道路坍塌 高雄桃源區、嘉義2國小明停班停課

上報

閩南狼開撕!波特王這句護航八炯反被嗆翻

NOWNEWS今日新聞

虛驚一場! 網傳高鐵橋梁有「裂痕」 高鐵澄清:是水痕

華視新聞

開到半路遇土石坍塌.樹木滑落 駕駛:嚇到尖叫

華視新聞

多樣化內餡vs.沾醬 日式甜甜圈登台展店開戰

華視新聞

王鴻薇揭大支身兼執委領補助「球員兼裁判」 文總:惡意顛倒是非

鏡新聞

不堪連日豪雨沖刷 林內雲61線道路坍方

台灣生活新聞

連續豪雨重創高雄山區 陳其邁向中央求援:受災整治經費需10億元

中廣新聞網

用傳真阻詐?離職基層警爆「自費包犯人3餐」內幕網掀議 南市警回應了

三立新聞網

王鴻薇指大支「球員兼裁判」! 文總:指鹿為馬、顛倒是非

中廣新聞網

高區漁會總幹事出爐 楊孟凡掌全國最大漁港

NOWNEWS今日新聞

行政院:與美談判簽署保密協議 完成前不公布細節

青年日報

前英相強生首度訪台 將晉見賴清德、拜會蔡英文

鏡新聞

藍白要求報告關稅談判細節 政院:談妥送國會審議

中央通訊社

人力仲介涉從事台灣印尼地下匯兌 檢調約談業者

中央通訊社

八炯走極端!台灣猶太協會創會理事長點1事

NOWNEWS今日新聞

台美關稅談判遭疑黑箱作業 行政院:依國際慣例簽保密協定

上報

普發一萬有譜? 政院擬提修正案納「排富機制」

台視

駁關稅黑箱!行政院:談妥將依法送國會審議

NOWNEWS今日新聞

基隆潮境公園海堤掏空 海科館將辦理鑽探評估(圖)

中央通訊社

人力仲介顧問公司替印尼移工非法地下匯兌!10年經手50億 檢調搜索

三立新聞網

台中市連續降雨造成災情(圖)

中央通訊社

內政部:密切關注預售屋異常建案 精進履約擔保機制

新頭殼

嘉義小廟淹大水滅頂! 神像順水漂走 民眾急尋回

華視新聞
影音

被點名「接棒閣揆」? 童子賢:自己不擅長.非職責

華視影音
影音

嘉義小廟淹大水滅頂! 神像順水漂走 民眾急尋回

華視影音

被點名「接棒閣揆」? 童子賢:自己不擅長.非職責

華視新聞

獨家/樂天河智媛、禹洙漢老闆遭砍死 樂天:會關心他們身心

EBC 東森新聞

賴清德稱台美關稅有保密 黃珊珊:連不同稅率相應措施都不能公布?

新頭殼

嘉義縣衛教宣導 預防退水後病菌傳播(圖)

中央通訊社

英前首相強生來台 明出席「凱達格蘭論壇」

NOWNEWS今日新聞

南橫公路一家5口車輛墜谷 卓榮泰承諾家屬提供協助

中央通訊社
影音

人間溫情! 高雄山區連日豪雨 居服員衝個案家服務

華視影音

人間溫情! 高雄山區連日豪雨 居服員衝個案家服務

華視新聞

藍嗆關稅談判應公布細節 行政院反擊:並無黑箱問題

民視新聞網
影音

疑不滿女友遭性騷! 凶嫌超商殺詹男.1小時後帶凶器投案

華視影音

嘉義縣豪雨積淹水 衛生所衛教宣導防疫病傳播

中央通訊社

疑不滿女友遭性騷! 凶嫌超商殺詹男.1小時後帶凶器投案

華視新聞

啦啦隊女神河智媛老闆遭砍不治 凶嫌投案:我在超商砍人!

EBC 東森新聞

高雄桃源路斷「存糧剩5天」 公路局:估週二搶通

華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