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L圖表】對韓國美妝課徵25%關稅:K-beauty在美掀搶購潮、品牌恐退出在美市場
美國政府將從8月1日起,對包括韓國在內的特定國家商品加徵25%關稅,而這波關稅直接衝擊在美國深受歡迎的韓國美妝產品(K-beauty),引發K-beauty產品在美國市場的搶購潮。
《美聯社》報導,韓國美妝產品在過去十多年來已成為亞洲文化輸出的重要象徵。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統計,2024年美國自韓國進口化妝品總額達17億美元,年增幅高達54%。市場研究機構(Euromonitor)也指出,韓國已超越法國巴黎萊雅(LOREAL)和香奈兒(CHANEL),成為美國最大美妝進口國。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學者Mary Lovely表示,韓國美妝產品為美國市場增添多樣的選擇,「美國消費者真的很喜歡這些產品。」
美消費者搶購潮背後原因是什麼?
來自加州的24歲消費者Amrita Bhasin得知關稅消息後,立即大舉購買了50片韓國面膜囤貨。她告訴《美聯社》,即使未來價格上漲,也不打算改用其他品牌,「我覺得美國的面膜產品裡,找不到值得信賴的替代品。」
《Economic Times》報導,美國消費者搶購K-beauty商品的原因,除了擔心關稅影響價格,更與韓國美妝長期以來在全球建立的品牌形象有關。來自洛杉磯的行銷顧問Esther Lee表示,她與丈夫已提前購買整整一年的眼線筆與防曬品,花費金額是平常的三倍。她說,韓國眼妝產品在她的「內雙眼型」上不易暈染,是美國品牌做不到的。
近年來,K-beauty產品也隨著韓流(K-Pop)和韓劇(K-drama)進入全球主流市場。K-beauty憑藉多樣化產品、親民定價與韓流文化加持,風靡北美、歐洲與中東市場。
擁有50萬粉絲的TikTok網紅Taylor Bosman Teague表示:「我沒辦法捨棄韓國保養品,就算價格上漲也會繼續買。」消費者對韓國認同感與情感連結,成為推動搶購潮的重要力量。
不過,這次川普的25%關稅政策很可能動搖K-beauty在美市場生態。
當「親民價格」不再,K-beauty還能保住美國市場嗎?
在美國,部分零售商與電商平台已暫停進貨、評估是否調漲售價。一些死忠消費者雖持續購買,但也有部分民眾因關稅不確定性而轉向觀望。業者預估,若談判無法在8月前取得進展,將被迫停售部分商品,甚至退出美國市場。
韓國商品的電商Ohlolly的創辦人Herra Namhie表示,過去幾週已在10%關稅下補貨兩批,但目前已暫停進貨。「如果真的提高到25%,我們撐不住,一定得調漲價格,但這樣消費者也可能不買了。」
除了Ohlolly,位於紐約的國際美妝零售商Senti Senti也曾因類似關稅政策出現消費者搶購潮。不過,近來因政策尚未明朗,買氣反而轉為觀望。
對許多死忠消費者而言,即便價格上漲仍會持續購買韓國商品,但也有人開始關注產品保存期限與實用性,避免囤貨過量。「有些天然成分很容易變質,不一定能用得完。」美妝部落客Rachel Weingarten分享。
事實上,美國與韓國自2012年已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大多消費性商品可免稅進口。不過,近期川普關稅政策衝擊全球,儘管印尼、菲律賓與日本已跟川普政府達成關稅協議,但韓國至今未與美方就此案達成貿易共識。
儘管K-beauty短期內不至於全面退出市場,但25%的進口稅勢必改變韓國品牌的市場策略與商品選擇。Mary Lovely分析,文化影響力很難完全被稅率阻擋,但產品多樣性和普及度勢必會受到波及。
更多相關內容:
點擊加入關鍵評論網LINE官方帳號多元觀點,從這開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