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50萬隻銳減至10萬!渡鳥天堂淪陷,上百隻野貓年吞3.5萬隻大水薙鳥
在日本東京南方約200公里的伊豆諸島,有一座被稱為「渡鳥天堂」的御藏島(Mikurajima)。這裡原本是數百萬隻大水薙鳥的繁殖聖地,然而島上的貓咪正悄然成為這片生態樂土的隱形殺手。根據日本森林綜合研究所最新研究,島上野貓每年捕食高達3萬5000羽大水薙鳥,嚴重威脅當地生態平衡。
大水薙鳥繁殖天堂變色
大水薙鳥是一種典型的渡鳥,每年從日本近海的繁殖地遷徙至太平洋南部過冬。它們以群聚方式在島嶼上築巢,御藏島作為日本近海最大的繁殖地,曾在1970年代後半期達到巔峰,估計有高達350萬隻在此繁殖。這座火山島面積約20平方公里,島上茂密的森林和陡峭的懸崖為鳥類提供了理想的庇護所,也吸引了無數生態愛好者和研究者前來觀察。
然而,這片天堂在過去幾十年間面臨劇變。到2016年,島上的大水薙鳥數量已銳減至僅約10萬隻,下降幅度高達97%以上。科學家們長期懷疑,野生化的家貓是罪魁禍首。這些貓原本是島民飼養的寵物或用來控制鼠害的工具,但由於缺乏天敵和人類管理,它們在島上迅速繁殖成野生族群。
根據日本環境省的數據,御藏島上的野生貓數量估計在100隻以上,它們以鳥類、昆蟲和小哺乳動物為食,嚴重擾亂本土生態鏈。這種「外來入侵種」問題在全球離島生態中並不罕見,例如夏威夷或加拉巴戈斯群島也曾因類似原因導致本土物種滅絕邊緣。
科學調查揭秘:貓糞中的驚人證據
為了精確量化野生貓對大水薙鳥的影響,日本森林綜合研究所的亘悠哉領導的研究小組展開實地調查。這項研究於2024年1月至3月進行,研究人員在御藏島上收集並分析野生貓的糞便樣本,旨在追蹤貓的飲食習慣和捕食模式。至於調查結果令人震驚:研究人員在1月29日採集的糞便中,已經發現大水薙鳥的羽毛和其他殘骸,這比先前已知的鳥類飛來期早了整整一個多月。
原本科學家認為大水薙鳥主要在3月後開始大量抵達島上繁殖,但這項發現證明貓的捕食窗口遠比預期長,涵蓋了鳥類遷徙的早期階段。進入2月後,糞便中出現大水薙鳥身體部位的比例急劇上升,顯示捕食行為在這段期間達到高峰。(推薦閱讀)「不出海就出局!」港大教授揭中國企業悲歌:內部殺到見骨,外部被美逼走—只能全球逃難
基於這些數據,研究小組進行了精確的數學模型推算。他們估計每隻野生貓每年捕食約330隻大水薙鳥。以島上至少100隻以上的貓族群計算,全年捕食總數至少達到3萬4980隻。這一數字並非隨意臆測,而是來自糞便分析的統計模型,考慮了貓的消化率、捕食效率和鳥類密度等變數。亘悠哉對NHK表示:「我們透過實地踏勘和樣本分析,確認了捕食的嚴重程度。這不僅是數字遊戲,而是生態系統即將崩潰的警訊。」
顯示全部
留言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