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住民族當代藝術創作赴日展出,背後推手是年營收300億商用車女王!為何日本館長說他是「美夢成真?」
蘇芳禾
圖片 蘇芳禾、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提供 提供
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 Japan)將首度以台灣原住民族當代藝術創作為主題進行特展,9月18日起於日本大阪開展,台灣民眾也能在共同策展的「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的預展搶先一睹12位來自不同台灣原住民族的藝術家作品,故宮院長蕭宗煌也出席祝賀。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董事長、低調神秘的商用車女王林純姬則是透露,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早在20年前就和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建立起深厚的合作關係。 她感謝文化部的大力支持,讓台灣原住民族的藝術走向更寬廣的國際舞台,也讓更多海外觀眾認識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的豐富內涵,與當代創作能量。
由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與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 Japan)共同策劃之《福爾摩沙∞藝術: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於7月8日至8月5日在台灣進行預展。
館方指出,此次展覽由文化部支持,是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與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20年合作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亦是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自創館以來首次聚焦於台灣原住民族當代藝術創作,並將於今年9月18日至12月16日正式於日本大阪的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展出。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跨國合作讓原住民走向國際舞台
預展在泰雅族數位影像藝術家、歌手蘇婭,以及阿美族創作歌手少浪悠揚的歌聲中拉開序幕。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董事長林純姬指出,本次展覽邀請12位台灣原住民藝術家展出26組作品,從原住民族的神話出發,串連歷史記憶,走向對未來的想像。這不僅是一場藝術展演,更是一次文化外交的實踐。
她並感謝文化部的大力支持,讓順益博物館在推動原住民族文化的過程中,能夠持續策劃具深度與國際視野的展覽,讓更多人看見台灣原住民族的藝術能量與文化價值。期待藉由這樣的跨國合作,讓台灣原住民族的藝術走向更寬廣的國際舞台,也讓更多海外觀眾認識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的豐富內涵與當代創作能量。
順益博物館創辦人為順益集團榮譽董事長林清富,博物館於1994年6月9日開幕,是國內第一座以原住民為主題的私人博物館。原是台大心理系教授的么女林純姬2016年正式接班,順益集團是台灣「商用車」龍頭,這家從未上市上櫃的神祕家族企業,幾乎年年有超過300億元營收戰績。
▲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董事長林純姬(中)。圖/蘇芳禾攝
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館長為何說他「美夢成真」?
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館長關雄二致詞時表示,自己在34年前就曾於東京大學綜合研究博物館,策劃日本人類學家鳥居龍藏拍攝的台灣原住民影像展,雖然是黑白照片,但是鏡頭下呈現了台灣各原住民族的日常生活、服飾樣貌,鳥居龍藏珍藏的達悟族拼板舟就在他每天上班的路上,所以踏上這塊原住民居住的土地,對他來說可說是美夢成真。
關雄二指出,這次展覽中每件作品都體現了原住民藝術家的熱情和投入,透過展覽,能讓更多人瞭解台灣文化歷史,也希望各年齡層的觀展人能被觸動,並且展開深刻對話和交流。
他也表示,台日兩博物館簽訂了學術交流協定,今年9月展品將會移展日本,誠摯感謝所有朋友的合作,讓一切成為可能,相信日本觀眾也會深受展品感動。
▲ 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館長關雄二。圖/蘇芳禾攝
文化部:黑潮讓更多台灣好團隊在國際被看到
與會的文化部文化資源司副司長連丁幼指出,感謝順益博物館一直努力進行國際交流,文化部的「文化黑潮計畫」預算,可讓台灣更多好團隊、藝術家參與,讓作品在國際上被看到、為台灣發聲。
連丁幼表示,前幾天在社群上有一個熱門影片,是號稱全是全日本最窮車站,也在做台灣文化推廣,沒有豪華排場,但是熱情可以深刻感動旁人,所以大家拍影片廣為宣傳。這次台灣的風災,日本各地方政府也都捐款,日台有很多交流,感謝日本深厚的情感,相信這次的特展在日本也會很成功。
▲ 文化部文化資源司副司長連丁幼。圖/蘇芳禾攝
台日跨國策展 神話、苦難、未來三主軸
策畫團隊由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學者黃海鳴教授及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野林厚志教授共同組成,並以「過去神話、傳說、幻想」、「歷史現實、苦難、重生」、「未來、希望、創造」三大主軸,勾勒原住民族文化在時代演進中的延續與變貌。
策展人之一伊誕˙巴瓦瓦隆(Etan Pavavalung)在記者會後進行特展導覽,他指出,本次展覽邀請12位台灣原住民藝術家展出26組作品
這次展品形式涵蓋平面繪畫、木雕、鐵雕、陶藝與複合媒材等多元創作。
▲ 伊誕˙巴瓦瓦隆(Etan Pavavalung)在記者會後進行特展導覽。圖/蘇芳禾攝
第一件展品「如布之舌」由尤瑪˙達陸(Yuma Taru)創作,是敘述語言的存在,「我們的文化會存在,是由於語言存在,是長輩們跟我們說的話,充滿文化、教育、傳承,語言也像布料一樣柔軟。」
其中一件展品是伊誕˙巴瓦瓦隆自己的作品「我們的歡樂天堂」,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橫向的台灣地圖,是用台灣魯凱族蓋石板屋的頁岩當版面,拓印後畫上同心圓、動物、人類等圖騰,其中同心圓代表家庭擴展到部落、獵區。而人類和動物的歡樂天堂就是身在台灣這塊寶島上。
還有一件作品由排灣族藝術家秦榮輝(Patadalj arucanglj)創作,伊誕˙巴瓦瓦隆介紹,藝術家自幼罹患小兒麻痹,本人卻很幽默樂觀,他創作時只能用簽字筆、色鉛筆一筆一筆畫出漸層,可以從他的作品中看出背後重生的力量,非常具有故事性。
▲ 「如布之舌」由尤瑪˙達陸(Yuma Taru)。圖/蘇芳禾攝
▲ 伊誕˙巴瓦瓦隆的創作「我們的歡樂天堂」。圖/蘇芳禾攝
▲ 伊誕˙巴瓦瓦隆介紹秦榮輝(Patadalj arucanglj)的作品。圖/蘇芳禾攝
展覽名稱:《福爾摩沙藝術: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特展
主辦單位: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
贊助單位:文化部
展期: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2025年9月18日~12月16日
順益博物館預展期間:2025年7月8日~8月5日
特展網址
參展藝術家(共12位)|
伊誕˙巴瓦瓦隆 Etan Pavavalung
尤瑪˙達陸 Yuma Taru
武玉玲 Aluaiy Kaumakan
雷恩 Kulele Ruladen
雷斌˙金碌兒 Masegeseg Zingerur
阿旦˙達魯札隆 Adan Dalujalung
尼誕˙達給伐歷 Nitjan Takivalit
希巨˙蘇飛 Siki Sufin
秦榮輝 Patadalj arucanglj
夏曼˙蜜紗固Syaman misrako
米類˙瑪法琉 Milay Mavaliw
宜得思˙盧信 Idas Losin
相關報導
台大教授變身集團董座 林純姬 「軟硬兼施」轉骨老企業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今周刊文章
0056、00878、00919…恐成重災區?金管會兩道閘門「嚴禁配息灌水」!一表看真相,誰才是真正高股息
「被啃老兒逼到半夜逃家」退休夫妻月領5萬年金淚訴:40歲雙胞胎不工作,月吃3萬伙食費、體重200公斤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