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解約潮來了? 內政部駁:僅占全部買賣交易的1.1%
2025年房市持續降溫,根據統計,今年1至7月整體買氣較去年同期下滑2成5至3成,達近8、9年新低,七都預售屋解約量在前5個月已逼近千件,比去年同期增加6成,各界關注是否預售解約潮來了,對此,內政部今(21)日表示,受央行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與國際經貿環境影響,去年第3季以來預售屋市場交易逐漸量縮,從統計資料觀察,預售屋解約件數雖有增加,但占買賣交易件數比例相對有限;不動產經紀業家數也持續增加,「並無近期報導所稱解約潮或房仲歇業潮情形」。
解約數月增6成 內政部仍否認「預售解約潮」
內政部於今(21)日下午舉辦部務會報,地政司報告「預售屋解約與仲介開業情形」,內政部表示,經統計110年7月(全面實施預售屋實價登錄)至114年6月簽約的預售屋買賣案件中,解約案件共計4,418件,其中自去年9月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至今年6月每月平均為240件,較去年9月以前每月平均144件增加,但就整體交易情形觀察,解約案件約占全部買賣交易40萬件的1.1%,比例相對有限,並無報導解約潮襲捲全台情形。
內政部指出,若就申報解約資料分析,其解約原因包括買受人因換戶、增購車位需要,而先辦理解除舊契約後再重訂新契約,也有因個人資金不足、工作地變更等,並非全因選擇性信用管制所致。此外,經統計全部解約案買受人合計4,129人,其中1,585人購買2戶以上預售屋,占解約人數的38%;而購買1戶預售屋的買受人中,也有1,160人名下已有其他房屋,占解約人數的28%。
其次,就不動產仲介業開業情形部分,內政部說明110年至113年間因房市交易熱絡,經紀業者大幅開業展店,每年平均淨增515家;114年上半年房市買賣交易降溫,全國新開業者計371家,歇業305家,淨增66家,總數達9,293家,僅增幅放緩,並無「倒閉潮」。內政部強調,不動產經紀業對市場景氣反應敏銳,將持續關注業者開業及退場動態,並提醒及協助業者提升服務品質,強化經營策略及企業韌性,降低交易糾紛風險,維護消費者權益。
爛尾樓頻傳 內政部:將提強化履約擔保機制
內政部預計於下周辦理「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修正草案」預告作業,預告期滿後送行政院消保處審議。內政部說明,因預售屋買賣履約期間長,為避免建商在預售期間發生財務問題或工程延宕,導致購屋民眾蒙受損失,現行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訂有5種履約擔保機制,目前建案以採用「不動產開發信託」及「價金信託」居多,約占全部建案52%。
內政部表示,本次修正主要針對這兩種信託類型進行檢討修正,重點包括:一、買方所繳價金應專款專用於興建工程項目,避免工程未動工或興建初期,買方所繳價金即被用罄。二、買賣契約應載明受託機構之信託專戶名稱及帳號,讓買方可將購屋款項直接匯入信託專戶,避免遭建商私自挪用。三、簽約時應提供信託權益說明書,讓民眾充分了解建商提供的履約擔保機制及權益保障內容,並提醒其簽約前應審慎評估風險。
內政部強調,為了讓消費者事先瞭解購屋重要資訊,後續將與不動產相關公會、消保團體合作,共同編製預售屋購屋手冊,提供消費者在購屋時相關風險說明,以提升其對契約條款、貸款負擔情形及限制、履約擔保制度等重點事項的認識與警覺。此外,也將密切關注預售屋市場交易情形,適時與產官學界研討精進預售屋履約擔保機制,以維護消費者購屋權益。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