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秀燕施政總報告 帶領團隊執行9大幸福政策
記者張益銘/臺中報導
臺中市議會今(26)日由市長盧秀燕進行施政總報告,內容涵蓋建設、教育、經濟、文化、社福等9大幸福政策,並展望明年啟動「寶貝咱ㄟ囝仔」新計畫,迎接多項建設開花結果。盧秀燕表示,明年度總預算佔比最高為高達732.2億元的教育文化,其次是經濟發展,接著是社會福利。在關稅衝擊下,她會「留在家」堅守崗位,持續帶領市府團隊,陪伴業界和市民度過難關。
根據經濟部「投資臺灣三大方案」統計,臺中以347家企業高居全國第一,遙遙領先其他城市。因應關稅啟動多元應變措施,包括規劃國外參展補助、成立產業服務專線、推動稅務紓困措施以及保障勞工就業等。近日巨大被美方祭出暫扣令,盧秀燕第一時間致電巨大高層關心,並指派經發局長與勞工局長立即前往訪視。除此之外,市府更率全國之先,特別動用第二預備金,將資源優先挹注在於最迫切的需求上,期盼藉由中央與地方合作,克服困境,穩定國家經濟發展。
盧秀燕指出,儘管經濟前景充滿挑戰,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在社福教育方面,明年將啟動全新計畫「寶貝咱ㄟ囝仔」總計畫,首先為「臺中愛胎萬」,除了補助2萬元給生育第1胎跟第2胎子女的家庭,從第3胎開始,每多一個孩子,就加碼1萬元,以此類推;第二為「臺中有鈣讚」,運用市府自有經費,每週提供1次鮮乳給公立國小及公私立幼兒園孩童,總計將會有24萬名孩童受惠;最後為「臺中尚泳」,整合游泳資源、擴大經費補助及興建泳池,逐步提升孩童游泳和求生技能,期許三項計畫能為市民建構安心生養的宜居環境。
而教育建設方面,明年底前3大計劃都會完成,首先是「給孩子一個禮堂 」計畫,幫25所沒有禮堂的學校蓋禮堂;第二個是新設10所國中、小,解決臺中市人口增加、學校不足等問題;第三個計畫是,全面汱換國中小可調式課桌椅,預計明年底前,15萬多套可以全面換發完成,讓孩子們可以享受更舒適、更符合體型的課桌椅。
道路建設面向,市府展現建設的魄力和執行力,近7年新開闢或拓寬的道路及橋梁,高達312條,長度超過100公里,經費超過782億元。另外,道路燙平更高達3,760條,累計長度1,003公里,足以繞臺灣一圈。且日前東勢區埤豐橋新橋、大肚區華南路延伸工程已經順利完工,預計今年通車;大肚和美大橋、大甲聯外道路甲埔大道、市政路延伸工程、東勢區到石岡區路段的東豐快速道路,也預計在明年完工通車。
盧秀燕任內多項規劃興建皆已落成啟用,包括豐原轉運中心、臺中海洋館、臺中綠美圖、臺中國際會展中心今年陸續完工,明年還有水湳轉運中心、大臺中轉運中心即將完工。另外,臺中州廳是百年國定古蹟,州廳再利用暨周邊景觀工程也即將在明年完工;美村綜合服務園區也預計明年開幕營運。
盧秀燕強調,「好的政策,我們繼續來做,而且要愈做愈好、愈做越愈多!」希望未來府會繼續攜手合作,讓臺中更宜居,市民家人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