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賴清德過境紐約遭拒關鍵原因 李大維建議改飛這城市:看看1650億的含金量
李大維在新書《和光同塵:一位外交官的省思》中提到,在前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的決策過程中,至少有三重要幕僚提出不同看法,建議不要邀請裴洛西來台,最後前總統蔡英文以國家元首的高度拍板定案。對此,李大維在風傳媒節目《下班瀚你聊》中表示,對北京政府而言,裴洛西訪台是個難以吞下的動作,當時兩岸情勢相當嚴峻,而在此時應添柴火還是澆冷水,最後還是應遵守總統的裁示。
李大維指出,從表達分析上來講,可看出三位都有保留的意見,國家元首和部長層次不同,因為國家元首必須考慮到政治面、國內各種政治環境和自己黨內派系的平衡,因此國家元首層次較高,而部長只能從專業所在職位的角度想問題。許多問題可能要二、三十年後才能判斷,當時的決定是否為好的決定。當時從專業角度思考,認為當時已有些許兵兇戰危的味道,在此時如此高調的進行訪問,使得北京政府必須強烈回應,有些冒險。前總統蔡英文在卸任前幾天接受BBC訪問時表示,台灣長期受到打壓,有如此高層次的美國政治人物來訪問,對他而言很難拒絕。
針對台美關稅問題,李大維表示,此議題牽涉到美中台三個國家的領導人,最高決策人的思維邏輯也牽涉其國內所處的環境。即使許多人認為中國是領導人一個人說了算,但事實上也存在許多國內顧慮,例如現在中國整體經濟狀況並不好,且美國在經濟方面給予巨大壓力壓力,關稅談判延遲90天,美國在科技上對中實施禁令等。美國方面,對川普而言,近期所有精力都放在處理烏克蘭問題上,不會想到台灣的議題。而到了10月底,若美方在APEC前後訪問北京,和習近平會面,自然不可能不碰到台灣議題。 台灣方面,水災、風災問題仍在,再加上首波大罷免的結束,8月23日還有第二波的罷免投票,因此總統賴清德面臨的也是內外的壓力。此方程式的互動關係是相當複雜的計算,不能簡單的將其說成去美化或去中化。
李大維提到,蠻同情現在的談判者,因為現在面臨的對手都是非典型的對手,不論從川普到商務部部長盧特尼克,再到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都和過去建制派的思維不同。盧特尼克非常講求榨乾對方每一滴血的投行做法,非常精算、老練的交易家,台美中間條件交換,可猜想是相當艱困。目前台灣談判團隊表示關稅尚未完全定案,相信每個談判者都希望能夠拿到更好的結果,對國家、民眾和業者都好,對自己政治生涯也助益,所以沒有人想談得不好。(推薦閱讀)誰偷了台積電2奈米機密?謝長廷分析日本國家隊下手可能性:手法太粗糙
李大維指出,美國和北京都認為,紐約是美國最大的城市、商業中心,且位於東岸,距離華府近,聯合國也位於紐約,因此政治敏感度確實較高。對川普而言,目前需和俄羅斯總統普丁談判烏克蘭議題,處理加薩走廊人道危機、伊朗核武等問題,美國內也還有許多難處理的問題,讓川普感到非常棘手。因此川普認為,台灣在此時不要引起爭端,先專心處理目前存在的國內外問題,川普有許多事務需要北京支持。若賴清德去程過境洛杉磯,回程過境達拉斯,美方就會認為沒有那麼敏感。建議,賴清德應該前往鳳凰城,讓美國人看見台灣公司投資的1650億,以及高科技的含金量。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