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關稅衝擊 全球貿易板塊移動2/電電公會擬赴美墨設科學園區 劉揚偉談核電:從長計議
川普的「關稅」政策,持續衝擊全球各大產業。對產業帶來影響,像是台灣的傳產業,被迫陸續放起無薪假。但無論是對等關稅採「疊加稅率」,還是川普喊出晶片關稅上看300%,產業都得直球對決。另外,在半導體的部分,今天「環球晶」就透露,他們將持續擴大在美國德州的布局,打算再蓋晶圓廠。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劉揚偉」則評估,準備去美國、墨西哥設科學園區。而話鋒一轉,講到週六要登場的核三延役公投,身兼鴻海董事長的劉揚偉,他和其他產業大老不一樣,他今天不但沒有「挺核電」,還呼籲應該要「從長計議」。
眼看823公投進入最後倒數,牽動產業最大的核電議題,也讓企業大老紛紛表態。電電公會理事長劉揚偉:「希望不是這種因為突然某些產業,突然發展得非常迅猛,所以我們一定要電。那一定要電,我就立刻要怎樣怎樣,我覺得這個決策,我們千萬要有足夠時間好好思考清楚。」有別於產業大力挺核,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話說得隱晦,強調即便AI建設耗費大量電力,但能源政策得有全民共識,先有充足討論,再下決策。
只是讓產業提心吊膽的,恐怕是川普關稅。電電公會理事長劉揚偉:「對我們廠商們絕大多數的廠商都有影響,大概有25%以上的影響是可能比較大的,尤其對中小企業影響(希望)能夠降到最低。」電電公會3千多個企業成員,受影響的就高達750家,又以重機電最嚴峻。公會評估要打團體戰,鎖定美國、墨西哥和開發中國家,打算設科學園區,發展區域製造。
至於半導體業,現在又傳出關稅從100%翻三倍,成熟製程壓力更大。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談判的籌碼,比較不像先進製程來得多,所以它比較不容易,把今天碰到的額外增加的壓力,能夠往客戶這一端去分攤比較多。」
環球晶也宣布,繼續擴大美國布局,要在德州蓋矽晶圓廠,專攻12吋晶圓,加強美國本土供應鏈能力。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還是無論如何,想辦法盡量做降低成本。加速我們在美國有兩個廠在擴廠,所以我們就加速這個地方(布局)。」
川普政策變幻莫測,在關稅細節底定前,還有很多未知數,等著產業一一拆彈。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