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無進帳、後無支援 台南建商交完最後一屋後停業
記者張雅雲/高雄報導
去年9月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後,買氣瞬間急凍,開始有建商陸續傳出因資金鏈斷裂導致停工、倒閉、爛尾,現在房市又有一紙公告瘋傳,台南有間在地建商,在永康新案交屋完最後1戶後,自曝因陷入「前無進帳、後無支援」的資金斷鏈狀態,最終不得不選擇停業。
去年史上最嚴限貸後,房市買氣瞬間反轉,不但建商陸續開出降價第一槍,近期房市也瘋傳有台南在地建商,向剛交完屋的社區主委發出一紙公告。
該公告表示,「過去數年遭營造廠拖延、積欠下包廠商工程款外,也面臨人力與原物料成本上揚、政府連續七波打房政策,以及各項稅賦增加等多重壓力。在困境中,8月5日完成最後1戶建案交屋,已陷入『前無進帳、後無支援』的資金斷鏈狀態,最終不得不選擇停業。」
並透露,專案經理、售服人員、行政人員、修繕人員已全數功成身退,未來將無法繼續提供完善的服務,煩請協助公告社區住戶,售服LINE@也在12日全面關閉。
據查,該公司2018年成立,為台南在地建商,曾在永康推過2案,此次8月初交屋的新案為透天別墅,共18戶,2021年預售階段就已完銷,總價落在1100~1530萬元。
停業引來在地人看法兩極,一派認為起碼不是爛尾樓,撐到最後有交屋,另一派則是認為建商停業後,保固只能自求多福,後續將無法再提供維修或客服協助。
財經作家阿宅表示,一般保固可分為結構體保固、防水保固以及建材設備保固,根據《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第17條、保固期限及範圍規定,結構體範圍如基礎、樑、柱、樓地板、承重牆等主要結構,保固年限為15 年,防水、固定建材與設備保固則是至少1 年。
若建商主動延長,比內政部規範還要更久,對買家來說是額外的保障。阿宅說:「實務上若建商法人已不存在,因為難以透過法律追訴,漏水只能住戶自己負責。。」
若遇到建商停業,懋元法律事務所律師張簡明杰表示分析,因涉及公司清算跟解散。依《公司法》24條,如果解散原因是破產,不必清算,如果自行宣布解散,該公司必須先進行清算。在進入破產程序跟清算程序後,住戶為保固債權人,可以主張保固責任的債權,要求公司將部分資產提供擔保或直接分配公司資產,以履行後續保固責任。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70/台韓打房「全球最重」 他諷:不及格學生互抄答案
顯示全部
留言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