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偏頭痛為何吃止痛藥還是痛?你可能沒吃對時間!醫公開: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是這個

良醫健康網

發布於 09月23日01:00 • 陳宛欣 整理

偏頭痛患者罹患憂鬱、焦慮的機率是一般人的5倍。台灣偏頭痛病患每年造成超過46億台幣的經濟損失,相當於370萬個工作天。(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這像是一場腦內地震。」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楊鈞百醫師這麼形容偏頭痛的威力。儘管表面看不出傷痕,但偏頭痛對患者造成的痛苦與生活中斷,卻是真實存在的!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偏頭痛是全球第二大致失能疾病,台灣約有200萬人受其所苦,卻仍有近六成病患未接受專業診斷與治療。

偏頭痛不是小毛病,而是「會讓人生停擺的病」

許多人誤以為偏頭痛就是「頭痛一下」,喝杯咖啡、吃止痛藥或是睡一覺就會好。然而真正的偏頭痛,可能持續4至72小時,常伴隨單側搏動性疼痛、中重度疼痛、噁心、畏光與怕吵等症狀。病患往往痛到無法工作、無法與人互動,只能躲進黑暗中休息。

更值得關注的是,女性罹患偏頭痛的比例是男性的三倍,特別集中在15~49歲,正值工作與家庭壓力最高的年紀。一位學生曾畫出媽媽偏頭痛發作時如電鑽鑿頭、刀叉戳腦的景象,震撼所有人。

偏頭痛不僅疼痛,也帶來憂鬱、焦慮與社會生產力損失

偏頭痛患者罹患憂鬱、焦慮的機率是一般人的5倍。台灣偏頭痛病患每年造成超過46億台幣的經濟損失,相當於370萬個工作天。特別是女性不僅承擔職場責任,還背負龐大的無酬工作(如育兒、家務),偏頭痛對她們來說更是「雙重打擊」。

根據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秘書長劉桓寄的說法,七成偏頭痛患者為18至50歲的青壯年,每人每月平均失能天數為3天,造成實質收入損失超過6萬元,且多數患者面對職場偏見與無法取得合適治療的困境。

新型CGRP藥物讓偏頭痛可控、可預防、更方便

一森診所陳韋達醫師分享,有位患者因家族習慣,每日晚餐後習慣喝一杯感冒糖漿,因為他誤以為自己常見的偏頭痛是感冒所致。直到藥房拒絕販售過量感冒糖漿,才就醫確診為偏頭痛。這段故事凸顯許多患者缺乏正確認知,誤把偏頭痛當作小病,反而延誤治療。

面對偏頭痛,「不是忍耐或濫用止痛藥,而是精準治療」才是王道。陳韋達醫師指出,現今偏頭痛治療強調「雙刀流」策略,急性期緩解與慢性預防同時並重。

  • 急性緩解用藥:對輕中度症狀可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s),如布洛芬;對中重度疼痛,則應使用CGRP專一性拮抗劑等新型藥物。

  • 預防性治療:針對每月頭痛天數超過4天,或急性用藥效果不佳者,可考慮CGRP單株抗體、口服小分子藥物、乙型阻斷劑、抗癲癇藥、抗憂鬱藥、肉毒桿菌素等多元選擇。

尤其CGRP小分子藥物已成治療新寵,其特色包括:

  • 起效快,2小時內約6成病人緩解疼痛

  • 可兼具急性與預防治療功能

  • 半衰期短,備孕女性也能使用

  • 一年治療後,有近半病人偏頭痛天數歸零

別再「飲鴆止渴」!止痛藥濫用恐導致「反彈性頭痛」

「我這次知道是大痛,不吃藥不行!」許多患者習慣等痛到受不了才吞藥,甚至一週吃超過兩次止痛藥。然而這種方式可能導致「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反而讓偏頭痛變成每天來報到的慢性病。

另外,也有不少偏頭痛患者會在發作初期嘗試「喝咖啡」緩解症狀。楊鈞百醫師表示,咖啡因確實具有輕微的止痛效果,因此有些人早上頭痛時會靠一杯咖啡緩解。但如果長期依賴,就可能導致「反彈性頭痛」甚至加劇病情。

「有病不能只止痛,而是要治痛。」楊醫師強調,偏頭痛是神經性發炎疾病,必須從源頭控制發作機轉,而非僅靠咖啡、可樂或成藥短暫緩解。「黃金1小時內吃藥最有效,不要等太晚。」而一旦止痛藥使用頻率過高,就必須進入「預防性治療」,幫助大腦穩定,才不會愈治愈糟。

建立偏頭痛友善職場 從理解與設備開始

為改善患者工作困境,台灣頭痛學會與年輕病友協會、偏頭痛衛教大使邵雨薇共同推動「偏頭痛友善職場指南」,期望企業能:

  • 提供安靜、遮光的休息空間

  • 調整辦公室光線與噪音

  • 不以請假為難患者,改變「頭痛是藉口」的刻板印象

「這不只是人道關懷,更是減少社會損失的策略。」劉桓寄秘書長強調,歐洲已有企業設立「小黑屋」作為偏頭痛專屬休息室,台灣也應跟進。

預防性用藥不是一輩子的事,半年治療見成效

預防性用藥的目標是幫助大腦回到穩定狀態,一般建議療程為6~12個月。若治療成效顯著,患者可逐步減藥、甚至停藥,重新擁有無痛日常。

陳韋達醫師提醒:「偏頭痛雖難痊癒,但絕對可以控制,就像高血壓一樣靠藥物穩定。」但切勿擅自停藥或頻繁更換療法,否則可能導致病情反彈。

邵雨薇分享曾目睹女性同事因偏頭痛無法工作、只能趴在桌上無助的模樣。「偏頭痛不是忍一忍就好,它會奪走你的生活品質。」她呼籲所有患者:「不要默默忍耐,積極尋求醫療協助才是負責任的自我照顧。」

台灣頭痛學會推動的「123口訣」:

  • 一週頭痛超過一次就該看神經內科

  • 一週止痛藥吃超過兩次需考慮預防療法

  • 三招預防偏頭痛:運動、紓壓、正規用藥

在偏頭痛逐漸被社會看見的今天,無論是藥物、政策還是職場支持,都正在邁向更友善的未來。關鍵只在於,你是否願意正視這場「腦內地震」,並勇敢啟動人生的防震計畫。

延伸閱讀
頭痛吃止痛藥越吃越痛?一週超過●次,恐有成癮風險!醫教你4招飲食原則,避免頭痛再上門
偏頭痛吃藥都沒用?藥吃多,偏頭痛恐惡化!醫教日常照護3招:「3C食物」不要吃,4大類食物降發作頻率
頭痛舒緩方法公開:2茶飲、4穴道!一文看懂頭痛症狀、類型與原因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曾耀儀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2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3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4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05

愛吃「2美食」要注意!台中婦頭暈送醫驚罹大腸癌 醫:小心7徵兆

鏡報
06

「喪屍煙彈」暴增3倍!本世紀最危險毒品肆虐 醫:令人性情大變

中天電視台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