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臭氧層修復或將加劇全球暖化,2050 年成第二大暖化因素

科技新報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5小時前

隨著臭氧層的逐步修復,全球暖化的情況卻可能加劇。根據最新研究,預計到 2050 年,臭氧將成為僅次於二氧化碳的主要暖化驅動因素,抵消了禁用氯氟碳化合物(CFCs)和氫氯氟碳化合物(HCFCs)所帶來的許多好處。

這項研究由英國雷丁大學的柯林斯教授領導,顯示出未來臭氧的行為將使地球的升溫超出科學家之前的預測。

臭氧層位於距離地面約9至18英里的平流層,能夠吸收大部分有害的紫外線輻射,對生態系統及人體健康至關重要。隨著對臭氧消耗化學物質的禁令,這一保護層正在穩步恢復。然而,研究人員警告,當這一恢復與空氣污染水準上升相結合時,臭氧的影響可能會比早期估計的多出40%。

研究指出,從2015年到2050年,臭氧將導致每平方公尺額外0.27瓦特(W/m²)的能量被捕獲。到本世紀中葉,這將使臭氧成為僅次於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暖化原因,二氧化碳的額外暖化量為1.75 W/m²。

雖然各國在持續禁止損害臭氧層的化學物質方面做得很好,但這一恢復將導致比我們原先預想的更大的全球暖化。研究人員指出,來自交通工具、工廠和燃煤電廠的空氣污染也會在地面形成臭氧,進一步加劇健康問題和全球暖化。

這項研究於8月21日發表在《大氣化學與物理》期刊上,使用計算機模型模擬了到本世紀中葉大氣的變化。模型遵循了一種低污染控制實施的情境,但根據1987年《蒙特婁議定書》的要求,CFC和HCFC的生產將逐步淘汰。

研究結果顯示,停止CFC和HCFC的生產──主要是為了保護臭氧層──對氣候的益處遠低於之前的計算。這些化學物質本身也是溫室氣體,禁用它們的初衷是希望能同時對抗氣候變化。然而,隨著臭氧層的修復,這一過程將產生更多的暖化,抵消了去除CFC和HCFC所帶來的大部分氣候效益。

儘管各國減少空氣污染將限制部分地面臭氧的形成,但臭氧層仍將在未來幾十年內持續修復,無論空氣質量政策如何,這將導致不可避免的暖化。保護臭氧層對於人類健康和預防皮膚癌至關重要,因為它能夠阻擋有害的紫外線輻射,保護人類、動植物的安全。然而,研究表明,氣候政策需要更新,以考慮臭氧更大的暖化效應。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以台南「小北門」命名不只新光三越 一場意外催生「五金百貨之王」

自由電子報
02

懶人包/9月新制注意!青年就業最高可領4萬8 高鐵違「1禁令」恐趕下車

三立新聞網
03

停車費「每小時300元」比餐費還貴! 上班族嘆:停不起車

CTWANT
04

畫面曝光!驚見藍鵲偷衣架築巢 鳥友笑稱升級鋼筋結構

自由電子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生活話題:鬼月到,禁忌知多少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