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洩密案 掀開高科技人才養成最大缺口
台積電機密外洩案震驚社會,涉案者竟是來自名校的高學歷工程師,也引發網友熱議。案件除凸顯企業資訊安全風險,也引發各界對高等教育是否忽略職業倫理與道德素養培養的質疑。隨著高科技產業對從業人員信任度要求提升,學界如何在技術訓練之外,加強學生的道德責任與心理素質教育,成為討論焦點。
LINE TODAY 在首頁針對「台積電機密外洩案引發關注,要培養值得信任的科技人才,大學教育應加強哪些面向?」發起網路投票,截至8月8日上午8時,已有超過1萬5千名網友參與。其中,25.98%的網友選擇「教什麼都沒用,重點在個人人格與價值觀」,18.53%的網友認為是「建立職場倫理與資料保密觀念」,14.97%的網友認為「強化對國家、團隊與組織的責任感」,11.08%的網友認為「培養面對金錢或誘惑時的判斷力」,7.05%的網友認為「引導學生認識自我價值與人生選擇」,4.77%的網友認為「接觸真實產業案例,理解職場現實」,3.86%的網友認為「多接觸人文作品、社會議題,拓展思維與同理心」,3.69%的網友認為「練習處理壓力與情緒,建立求助習慣」,3.15%的網友認為「學習如何面對失敗與調整心態」,目前投票仍在進行中。
面對台積電機密外洩事件,有不少聲音質疑:「這根本不是教育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環境的病灶。」台灣當前的價值體系,被網友直言是在「教人做一個見利忘恩、過河拆橋的人」。
許多網友認為,學生不是沒受教育,而是社會從不獎勵誠信,也從不懲罰違法。有人諷刺:「他在偷秘密時就知道這件事是錯的了,為何繼續做?就是有錢可使鬼推磨,這學校怎麼教?」與其寄望大學進行品格教育,不如從制度下手,有網友表示:「涉及重大公共安全,建議公開姓名和加重刑責」、「搭配嚴刑重罰嚇阻」,並「增加資安偵防科技人材,還要高薪禮遇防止貪污最有用」。網友直言,在這樣一個「笑貧不笑娼」、「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現實社會裡,教育顯得蒼白無力。
另一派則強調,這正是教育長期忽略品德與責任感所造成的結果。「學生不學禮義廉恥,出社會自然對國家不忠、對公司不義」,不少網友認為,若從小缺乏「廉」與「恥」的觀念,「出社會只會對金錢低頭」以及變成「利權充腦」,久而久之形成整個社會的價值錯亂。
教育不能只教知識,更要教人品。「道德!最重要!沒道德,什麼都空談!」、「品德跟誠信是從小家庭教育的,等大學怎麼來得及。」有網友認為「人品與道德觀才是最重要的」,學校應重拾品格教育的責任,不僅大學,甚至從國小就該強化「廉恥」觀念。正如網友所說:「除了嚮往更好的物質生活,公司環境氛圍也影響著職員」,若大家換了位置就換腦袋,沒有堅定的價值觀作為底線,怎麼能期待員工在誘惑面前堅守誠信?
網友留言討論相當熱烈,請問你/妳怎麼看呢?歡迎投票、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顯示全部
留言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