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水梯田復舊重生 鹿谷坪仔頂水梯田獲建築園冶獎
南投百年水梯田再現風華!農村水保署以友善環境與低碳永續為主,師法老祖宗智慧,運用現地石材及節能減碳資材搭配傳統技藝工法,復舊具有百年歷史的鹿谷鄉「坪仔頂水梯田」,並由在地學童種植鹿光米,建構出老幼共融的環境教育解說場域,多元永續理念獲2025建築園冶獎的肯定。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攜手南投縣鹿谷鄉秀峰社區發展協會、鹿谷鄉公所與臺大實驗林管理處共同合作,完成這項工程,獲得建築園冶獎的殊榮。
坪仔頂水梯田於今年2月初完成修復,次月並由社區邀請秀峰國小師生共同種下在地鹿光米,學習傳統農耕與梯田文化知識,秀峰村長曾文香及秀峰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炩炤也一同捲起褲管下田示範。黃理事長提到,坪仔頂水梯田過去主要種植水稻,後來因年久失修,加上921地震後灌溉溝渠損毀而荒廢。如今透過農村再生協助,重新修復梯田、引入水源灌溉,不僅打造無圍牆的水梯田戶外教室,讓在地學童更認識自己的家鄉,也讓傳統文化透過親身實作的教育繼續傳承下去。
農村水保署南投分署分署長傅桂霖說明,坪仔頂水梯田採「復舊如舊」手法設計,護坡順應既有地形,運用五圍或六圍的乾砌石工法修復,兼具保護坡趾、孔隙排水及生態友善效益,田埂則導入傳統牛踏層技藝,強化保水蓄水能力。
過程中邀請深具經驗的剖石師傅及在地耆老共創參與,包含取塊石砌築休憩座椅、取竹材編織藝術創作,保留舊有百年石板伯公、手作重現農村田埂小徑,完整還原昔時農業地景,更讓水梯田成為社區環境教育的優質場域。
農村水保署表示,水梯田是臺灣現今少見的傳統農耕文化地景,也是許多珍貴生態物種的棲息地。坪仔頂水梯田採用現地塊石、在地竹材、國產材及綠色資材進行復舊,全區未使用鋼筋混凝土,是生態友善、節能減碳及永續精神的最佳實踐。
後續稻米成熟後,也將提供做為社區綠色照顧供餐使用,落實低碳飲食理念。期盼坪仔頂水梯田持續連結社區脈動及教育發展,做為中部地區傳統農業地景傳承復興的典範。
更多新聞推薦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