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求救訊號! 老人脾氣變差可能是「這狀況」
南投縣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22%,高齡化社會「老年憂鬱症」已成為影響長者生活品質的常見問題之一。南投縣衛生局表示,許多長者在面對情緒困擾時,可能會表現出脾氣變差、焦躁不安或缺乏活力等情況,但這些徵兆常常被誤解為年紀增長或性格改變的自然現象,實際上,它們可能是內心正在求救的信號。透過及早發現並提供心理支持,能幫助長者重拾生活的希望與活力。
衛生局指出,老年憂鬱症不僅僅是情緒低落,還可能伴隨易怒、焦慮、失眠、食慾不振、疲倦、記憶力下降或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有些長者因為害怕被貼上「心理問題」的標籤,或認為自己「不想麻煩他人」,往往選擇隱忍不語。也有一些長者因無法準確表達內心的情緒困擾,通常會通過身體不適或社交退縮來表現。然而,憂鬱症並非因為個人意志薄弱,更多的是與老化過程、孤獨感、慢性病或生活角色的轉變密切相關。
王老先生是南投市一位76歲的退休教師,過去生活自律、樂於助人。然而,近一年來,他變得沉默寡言,開始拒絕出門、與朋友疏遠,甚至對小事變得易怒。家人曾誤以為這是年齡增長的自然過渡期,直到就醫才發現,原來王老先生正遭遇「老年憂鬱症」。幸好,在經過專業治療及家人陪伴後,王伯伯的狀況已有所改善,他與家人、朋友和鄰里的關係也逐漸回暖。
衛生局強調,老年憂鬱症不應該被簡單地理解為脾氣變差或個性改變,它實際上是心理健康需要關注和支持的表現。當長者勇於表達情緒時,其實是在尋求幫助,家人的理解和陪伴將是他們恢復的強大力量。如果家中的長者出現持續情緒低落、睡眠困難、容易生氣或不願與人互動等情況,切勿輕忽,這並非單純的「老化現象」。只要及時接受心理支持,並搭配必要的醫療幫助,大多數長者都能顯著改善憂鬱症狀,恢復生活品質和人際關係。
南投縣的所有13個鄉鎮市衛生所,以及南投區和竹山區的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都提供免費且保密的心理諮詢服務,並嚴格保護個人隱私,除非涉及安全的緊急情況。此外,服務還包括精神醫療巡迴門診和視訊諮詢,特別為行動不便或居住在偏遠地區的長者提供支持。如果家中的長者正在經歷情緒困擾,請不要忽視這些無聲的求救信號,隨時可以聯繫以下服務:南投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049-2202662,竹山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049-2631925。(張文祿報導)
留言 0